电动化的时代,智能驾驶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如果说电动化是汽车产业上半场胜负的关键,那么智能驾驶便是决胜下半场的捷径。
一个鲜明的数据可以印证这一点:2024年12月26日,问界M9自上市以来累计大定订单已突破20万台,稳坐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这款车所凭借的,便是高端科技豪华的标签。
仅仅一年,依靠鸿蒙智行和高阶智驾的不断应用,华为车BU在年内一骑绝尘,从连年亏损最终实现快速盈利,成为内卷至上的车市中最耀眼的存在。
如今的汽车市场,洗牌与重构之下,智能化的关键性更胜以往,从行业龙头比亚迪到成为车市中坚力量的造车新势力,一个颇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对于智能驾驶的看重。“决赛圈”将至,智驾混战也将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新势力们,稳坐第一梯队
五年前,造车新势力刚刚进入大众视野,关于造车新势力“新在哪”的讨论随之而来。这些涌入中国市场的新品牌,带给中国消费者最大的惊喜,就在于智能驾驶。
从褒贬不一到遥遥领先,中国智驾的行驶里程已经位列全球前列,中国市场孕育出的智能驾驶技术,也不断地教化着市场。
2024年,是头部品牌全量推进“端到端”的一年。这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车辆的感知决策和控制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从原始传感数据直接到车辆控制信号的转换。
向教育以往,这种智驾功能的迭代效果是显著的,这意味着在传统的道路居中等辅助功能之后,用户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同时,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真正意义上进入智能驾驶时代。
走在前列的依旧是新势力们。以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为代表的车企,纷纷在年内实现了“端到端”智驾的全量推送,实现了高阶智能驾驶“全国都能开”。
而作为2024最火智驾功能的“端到端”,更是充分利用大模型时代的优势,在简化系统架构的同时,提升智能驾驶的使用效果和传输效率,在细节上体验更佳。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烧钱”的造车新势力们,终于用实实在在的智驾体验和OTA速度,向外界证明了当今时代技术自研的价值与底气。
除了蔚小理外,2024年最大黑马便是小米汽车。
从小米公司到小米汽车,雷军将小米多年的供应链优势和科技优势全部为小米汽车所用,以远超汽车行业以往的高效率,在新车发布后的半年内,即实现城市领航的全量推送,进入到智能驾驶行业的头部阵营。2024年12月底,小米的城市领航先锋版即可实现无区域限制范围的智能驾驶。
老牌车企的“换道”超车
2024年,老牌车企的忧虑更胜以往。
老牌车企之所以称之为老牌,便是其对于新势力感知的缓慢。这种缓慢与无序,就导致了智能驾驶上的一再落后。
这一点,尤其是在合资品牌商体现得尤为明显。
2024年,中国市场给传统合资品牌狠狠地“上了一课”。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率所带来的最大连锁反应,便是抢占了合资品牌的市场。合资品牌在燃油车市场的自留地,也开始成为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争夺对象。
诚然,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在过去的一年经历了一场颇为彻底的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教化”:性价比产品性能成为消费者最为看重的目标,而非品牌。
这让合资品牌们不得不醒悟过来了。包括丰田日产奔驰在内的主流合资品牌制造商,都开始向中国主机厂以及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寻求合作。
2024年,智驾供应商前三位的企业分别为华为元戎启行和Momenta三家,并且已经在鸿蒙智行旗下问界智界享界,以及长城蓝山上汽智己等多款量产车型上搭载。
曾经中方寻求外方品牌的合资合作,终于角色互换,中国的供应商与主机厂站在了台前。
毫无疑问,中国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正在带动一个万亿级大赛道的诞生。高阶智驾车路云协同自动驾驶出租车,大量的智能驾驶应用场景与路线,带动着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也为赛道上的企业们提供着机会。
去年9月初,特斯拉团队发布产品路线图,宣布将于2025年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市场推出“完全自动驾驶”(FSD),但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
这无疑释放了强烈的讯号,智能驾驶的全球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车企们也将进入智驾竞争的新阶段。2025年,车企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