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可缺席审判+最重判死刑!哪些“台独”将被通缉?谁会第一个受审?">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这应该是40多年来(从1979年算起)两岸关系方面最炸裂的新闻。

今天(2024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下称“两高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

这个意见有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焦点:第一,分裂国家的“台独”顽固分子,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死刑;第二,如果“台独”顽固分子躲在台湾或境外不能到案,可以缺席审判。

这两点,台湾媒体在报道这个重大新闻时也进行了特别的强调。

笔者觉得,对于岛内的“台独”顽固分子而言,还有两点,也是他们需要特别注意的:第一,两个时间段的预测。一个时间段是自己还能活多长,一个时间段是两岸统一会在什么时间完成。如果他(她)预测,自己能活到两岸统一,那么,对于自己是否继续走在分裂国家的“台独”道路上,就要认真思考、果断取舍了;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根据两高三部的意见,应当被逮捕的“台独”顽固分子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这里面的“有效措施”,至少包括两条渠道,一条渠道是国际刑警组织的缉拿网络,一条是与中国关系密切或签署了引渡条约的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公安、国安是否还有其他特殊渠道和手段,这里面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还有两点,笔者认为有必要说清楚。

第一,不存在不知者。

我们常说不知者无罪。虽然从法律上讲,不知并不是脱罪的借口,但如果确实不知且认错态度诚恳,是可以从轻或者免于处罚的。这方面,两岸间近期就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今年5月底,一名台湾民众到南京参加艺术市集活动,结果执法部门巡查发现,其携带的展品有58件为淫秽物品。这名台湾民众确实不知道大陆的相关法规,在当地台办的积极协助下,警方对其做出了不予处罚的决定,当事人随后返台。

这名台湾民众确实不知道大陆的相关规定,是不知者。

但是,相比较而言,对于自己的言行是否涉及“台独”,笔者相信台湾民众中,不存在不知者。

第二,宽严相济。

两高三部的意见规定,对于“台独”顽固分子,当严则严,该宽则宽。如果“台独”顽固分子主动放弃“台独”分裂立场,不再实施“台独”分裂活动,并采取措施减轻、消除危害后果或者防止危害扩大,可以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对涉嫌数罪中的一项或多项不起诉。

笔者认为,宽严相济一方面是法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照顾到了两岸关系的特殊之处。

在上述意见发布之后,接下来大概率要发生的事情,就是大陆已经公布的、已经榜上有名的“台独”顽固分子其中的一人或数人,应该会在短期内被公安或国安发布通缉令通缉。不管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是否到案,其中的一人或数人会被审查起诉、(缺席)审判量刑。

谁将成为第一个被审判的“台独”顽固分子,应该是海峡两岸有关方面、媒体、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