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心里很不舒服:配图是一张外卖骑手的照片,文案是这几个字:从学士硕士到骑士。负能量爆棚,字字诛心,作为一个工作了很多年的读书人,看到这几个字还感到难过,我想,为找工作而焦虑、本就陷入某种怀疑的年轻人,应该会更受伤,强化了那种站在某个十字路口无处安放未来的迷茫和焦虑。亲爱的年轻朋友,千万不要被这种丧化段子和烂梗消解自己的意志,读书的价值,正在于能给我们一种思想和智慧,让我们能抗拒这种庸常的消磨与消解。

从学士硕士到骑士?拒绝这种烂梗标签

从学士硕士到骑士,我理解,这可能只是一种抖机灵式调侃,一种负面情绪营销,但调侃中所包含的对读书、学历价值的贬低、消解甚至踩踏,让人很反感,很不安。三个“士”,很押韵,既是形式和语词上的押韵,也押了当下严峻就业形势下那种社会情绪的韵,正是这种“押韵”让人不安,因为押韵在舆论场上可能意味着某种病毒式传染优势,意味着带节奏中会形成一种情绪共振,放大某种负面情绪。就像之前那句激怒年轻人的“在上进与上班间选择了上香”一样,上香只是极少数人,而且与上进、上班间也没有对立,却因为押韵,而成为一种污名化年轻人的流行标签。

怎么看待“从学士硕士到骑士”这种梗?我们一起用事实和逻辑之镜,照出这种烂梗后的问题。

首先是以微概全、以偏概全,用全称判断放大了个别选择,拿野鸡数据误导公众。大学毕业后以骑手作为职业,从新闻中确实能看到这个现象,但只是个别和少数,绝非普遍现象,在就业倾向中也没有代表性。关于骑手学历,网上有一个消息称“美团公布骑手学历数据,美团骑手总量300万,大专以上学历占比24.7%,约74万,其中研究生6万人,本科生17万人。”可去年美团方面就辟过谣,称消息并不属实,美团并不掌握骑手学历情况。权威数据是,去年5月美团发布的《202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2年超过624万名骑手在美团外卖获得收入。其中,81.6%来自县域乡村地区的农村转移劳动力,28万名来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显然,骑手主力军仍是县乡转移劳动力,并没有数据支撑“从学士硕士到骑士”这种判断。

不是经常有新闻报道称“大学毕业生当骑士”吗?什么叫新闻,发生得少,并不多见,才能成为新闻。因为骑手多数学历并不高,有个别高学历者当骑手,这才会成为新闻。凭新闻报道的案例感觉去判断,很容易陷入离大谱的“个案统计”。不说其他,就看你的身边,有几个大学毕业生去送外卖、以骑手为业了?拿着野鸡数据和新闻个案以讹传讹,难怪有人说,永远不要相信段子手,他们为了押韵,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从学士硕士到骑士?拒绝这种烂梗标签

然后是对“大学生当骑手”偏离事实的过度阐释。确实有少数大学生和毕业生选择了当骑手,这里存在多种情况。其一,大学期间当骑手,给自己挣点生活费,实际上每年高考后,就有一些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选择送外卖度过假期生活,挣旅游花费,挣开学后的学费和生活费,他们在送外卖过程里,不仅感受到父母赚钱之不易,还积累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人生体验,锻炼了身体,训练了自己的自律。其二,找工作遇到一定困难,以骑手作为临时过渡,作为寻找更好职业机会的缓冲期。无法一步到位,就在养活自己的同时找个缓冲期,解燃眉之急,慢就业、灵活就业中等待适当的机会。其三,就业形势严峻,将骑手这份时间灵活的工作当成某种兼职和补充,多一个收入来源。

这不是什么坏事啊!岂能带着某种职业鄙视去看待骑手工作?而应该感谢就业态创造的岗位增加了很多临时过渡、解生活之急的灵活机会,让我们在遭遇这种严峻就业形势时不至于那么狼狈。传统的灵活想象就是“洗盘子”“搬砖”,而骑手、网约车这些新业态,提供了临时、灵活、救急、跳板就业的便捷选择。而且,外卖不只有骑手,不是“拿时间、精力和体力换取报酬的低门槛工作”那么简单,平台的开放合作机制,其实也为骑手们提供了多样化出路,无论是通过第三方配送团队的管理经验积累,还是利用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创业,都为高学历骑手开辟了从实践到转型的多元发展路径。

从学士硕士到骑士?拒绝这种烂梗标签

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全球青年失业率高于全球总体失业率,为应对这一局面,前段时间国际劳工组织提倡,推动多种经济形态发展,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合力盘活青年就业市场。这种经济周期下,即使有少数大学毕业生临时当骑手,并没有让学历贬值。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球性的就业挑战,舆论和社会需要做的是为保障底线就业创造机会,创造友好、包容的氛围,而不是创造“烂梗”去放大焦虑,在负面情绪营销中收割流量。前几天听一所大学的朋友说,学校全员为毕业生就业服务,导师、辅导员、校领导争取给学生创造多个可选择的岗位,校领导起码要联系10家企业,给学生争取机会。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这种“我们一起克服艰难”的公共努力。

从学士硕士到骑士?不要被这种烂梗和段子收割了智商,不要因此陷入怀疑读书和学历价值的精神内耗中。读书的价值之一,就是给自己打造一个强大的物质和精神铠甲,能够温柔坚定、百毒不侵,抵抗住这种反智挑战,面对对知识和学历的冷嘲热讽时气定神闲、从容不迫。从学士到硕士,到博士,即使遇到了艰难,这也是一个更高维度、更高层面的艰难,是努力攀登更高山峰、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时遇到的艰难。即使有人选择了骑士作为某种临时过渡,无须“自我攻击”和精神内耗,更不要去攻击学历、攻击读书、攻击身上的长衫。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饱,并不丢人。没有什么“本科废物”,更没有“工业废水”,生活不会辜负努力拼搏的人,我们受到的教育,总会让我们抓住那个属于自己的机会。

听起来像鸡汤?是鸡汤,还是鸡血,还是一唱天下白、让人看到曙光的鸡鸣,命运不是被定义,而是自定义的,需要自己在努力中去给出定义。无论如何,不要怀疑读书和教育的价值。

从学士硕士到骑士?拒绝这种烂梗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