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Swift与财神爷的相同点

外网有个著名的梗图,说美国经济现在有两大支柱:一个是市值已经超越苹果和微软的英伟达,另一个则是创下巡演记录的Taylor Swift。

Taylor Swift与财神爷的相同点

玩笑归玩笑,这个段子还是有点说法的。

英伟达靠着对AI基建近乎垄断的地位,收割着全球科技巨头。一场普普通通的GTC大会,都能被老黄开成座无虚席的万人“演唱会”。

Taylor Swift 虽然在赚钱方面没法跟老黄比,但在对经济、消费甚至就业率的贡献上,可就能跟老黄掰掰手腕了。

根据机构的统计,时代巡演的门票预订量将近巴黎奥运会的五倍,在全美20多个城市的巡演,直接带来了约50亿美元的消费。毫不夸张地说,Taylor所到之处,上至议员总统,下到卡车司机,所有人竭诚欢迎。

作为“行走的GDP”,美国人对Taylor Swift的研究也上升到了经济学,美其名曰Swiftonomics,霉霉经济学。Taylor传奇般的演艺生涯,甚至被大学教授当成案例,编进了经济学原理的课程当中。

所以,Taylor Swift究竟有什么魔力,让这么多人愿意为她花钱?美国音乐圈有那么多顶流,为什么只有Taylor Swift能把艺术和商业的结合做到现象级,甚至成为一种“经济学”?

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一期视频节目,发现了”霉霉经济学“的真相,欢迎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