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

一位刚从俄国回来的朋友说起:“我跟他们的知识分子交谈,他们居然认为全世界都对不起他们,中国中立也是对不起他们,帮得不到位不够用力也是对不起他们”。有人问起:“他们就不反思战争吗?这样打来打去,自己也死了至少几十万人?而且他境内的其他民族武装起来了,俄罗斯人现在这个生育率以后怎么办?”朋友回答说:“我很吃惊,完全没有反思。居然有人跟我说,中国没有全力援助俄罗斯是三心二意,俄罗斯为了中国在跟西方打仗,俄国人是可以和白人和解的,但中国人不行”(见蜀山牧人:朋友从莫斯科回来)。

第二件

2022年9月8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去世,普京却没有被邀请参加女王的葬礼,而且据说普京因此很不开心。

有人会说,俄乌开战,英国成为力挺乌克兰的国家,其态度甚至比美国还要强硬,而俄罗斯和普京正在受到西方的全面抵制,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没有受到邀请,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至少,普京不会很在意这个事情吧,去不去参加一个敌对国元首的葬礼,有什么值得往心里去的呢?

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要知道,在英国女王去世之后,俄国总统普京是世界上最早发出唁电的国家领导人之一,而且,在唁电中,普京表达了对女王深深的敬意和哀悼。而且,据说在得到没被邀请的消息后,普京曾经非常不开心。这可能让有些人觉得多少有点费解。

由此,有人将这个事情往前捯。结果,有人发现,至少在历史上,俄国与英国的关系是有点沾亲带故的。按照俄国方面的说法: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母亲和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母亲是亲姐妹,也就是说,俄国皇帝和英国国王是亲表兄弟。所以有人形象地说,这是相当于表兄弟家有人去世了。

欧洲上层社会的关系非常有意思。大家都知道维多利亚女王,她被称为欧洲之母,她本人就拥有英国和德国血统。维多利亚女王一生生育了九个子女。后来,她的很多后代都成为欧洲各国的国王或王妃。而且,当时的欧洲王室和贵族,流行的是内部通婚,这就导致欧洲王室之间的血缘关系都很亲近。当时欧洲各国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皇室手中,皇室国王即是一国的最高首脑,当时的欧洲各国国王之间都是兄弟姐妹、叔叔舅舅、姑爹姑父的关系。

当然他们之间经常打仗。在过去几百年的历史上,欧洲诸国之间爆发了无数的战争,但这些战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上都是在亲戚之间进行的。有的是同辈之间,有的是老一辈和小一辈之间,表兄弟之间打,叔叔和侄子打,舅舅和外甥打,有很多甚至都没出五服。

第三件

罗曼诺夫家族的嫡系也就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在1918年被处决,尸体被随意埋葬在两个没有标记的坟墓里,一直到1993年才有科学家采用DNA鉴定的方式,来判定在无名墓葬中发现的尸体是否为沙皇一家。当时,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亲王作为罗曼诺夫家族的亲属,贡献了他的DNA血液样本。因为他无论从父系还是母系,都和末代沙皇一家有血缘关系。

第四件

伊丽莎白一世的婚姻是非常不幸的,她的未婚夫在成婚之前就去世了,因此伊丽莎白一世一辈子都没有结婚,自然也就没有合法的儿子了。在那个时代的欧洲,私生子是没有继承权的,因为那是对合法婚姻的亵渎。因此伊丽莎白一世年纪大了以后,也开始为寻找继承人而发愁。找来找去,她还是选择了姐姐的儿子彼得三世作为接班人,也就是彼得大帝的外孙。

彼得三世的父亲荷尔斯泰因公爵,是正儿八经的德意志人,所以彼得三世其实也是德意志人。他对俄国一点儿也不感兴趣,甚至连俄语都不会说。伊丽莎白一世统治后期,沙俄正在和德意志打仗,彼得三世作为沙俄皇储,居然因为崇拜德意志皇帝,就把俄国的情报透露给德意志,你上哪儿说理去?后来更是在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公然放弃了所有战争成果,可把德意志人给乐坏了。

这么个人继承大统,沙俄岂不是要被他搞翻天?好在伊丽莎白一世,为彼得三世选了一个“好媳妇儿”,她便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是普鲁士的一个落魄贵族,同样也是德意志人。所以说她和彼得三世结合以后,导致后世的俄国沙皇,基本都成了日耳曼人。1761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她的侄子彼得三世继位,这么一来叶卡捷琳娜二世也就成了俄罗斯帝国的皇后了。这剧本是不是和叶卡捷琳娜一世有点儿相似?仅仅过了半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便得到了禁卫军和各大贵族的支持。为啥呢?因为按照彼得三世这么搞下去,沙俄迟早要臣服在德意志脚下。

因此1762年7月,叶卡捷琳娜二世夺取了大位,废掉了彼得三世,成为了俄罗斯帝国的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可就比较猛了,在位期间为沙俄夺取了大片疆土,是俄罗斯帝国除了彼得大帝以外,唯一一个还能称“大帝”的君主。历史鉴赏者:沙俄4位女沙皇:伊丽莎白一世是正统,叶卡捷琳娜二世堪称大帝

第五件

十月革命后成立的政府中,苏联第一届执委,犹太人占了3/4。七个俄共中央委员,犹太人就占了四个,包括当时苏共事实上的二把手、列宁的亲密战友托洛茨基。还有在国际共运史和苏俄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斯维尔德洛夫。至于苏俄高级干部,在556名苏俄党政军领导人中,犹太人竟达到448人,超过80%。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十月革命就是犹太人领导的革命。

第六件

2019年,美国国务院有一个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战略性的理念:在文明冲突的意义上来定义将来的中美关系。这个理念的意思是说,要把美国未来和中国的冲突看作是与一个完全不同文明、完全不同意识形态的战争。这个团队的负责人斯金纳说,过去和苏联的那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高加索人内部的斗争,而和中国的斗争,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对一个强大的非白人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