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委政研室:低级别文物维保资金需五六亿,实际投入一两千万

霍秀迎恩宫,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

“尽管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额的文保专项资金,但相对于数量较大、维修费用较高的众多文物而言,仍显得捉襟见肘,且有限的资金也大多流向国省保文物,顾及到低级别文物的则少之又少。”6月21日,山西晋城市委政研室刊发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据文旅部门保守估算,晋城全市6043处低级别文保单位所需维保资金大概是5亿元-6亿元,而实际每年投入到低级别文物的只有1000万元-2000万元,且只能对濒临损毁文物进行抢救性维修,而无法照顾到其他绝大多数低级别文物。

所谓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是指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于晋城文物“家底丰厚”,很多县级文保单位虽然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也只能“屈尊”于低级别文物。

据晋城市委政研室课题组介绍,我市现存市保以下低级别文物6043处,其中市保476处,县保160处,未定级文物5407处,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窟寺及摩崖石刻、古建筑、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和重要史迹全部六大类不可移动文物。晋城市低级别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分布零散,大多地处乡村偏远地区,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受近两年强降水天气影响,部分低级别文物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保存现状堪忧。

据2022年晋城市低级别不可移动文物调查,保存较差的(有坍塌现象或结构稳定性存在隐患)有248处,占低级别文物总数的4.17%;保存一般的(结构稳定,部分构件缺失、损毁)1040处,占17.2%。

对于目前低级别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除了前文提到的保护经费不足,晋城市委政研室课题组还在文章中点出了3个问题:

文物产权问题复杂。我市部分低级别文物,产权归属于私人。在文物保护法“产权归谁谁负责”原则下,私人产权文物的修缮由所有人承担,且需要聘请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方案,报请文物部门批准。此举目的是保护文物,但实际操作中,却给文物保护设置了障碍,带来行政执法部门与产权所有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给产权人增加了负担,因为仅编制一个修缮方案,就需要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文物修缮费用全部由产权人承担几乎不可能。

晋城市委政研室:低级别文物维保资金需五六亿,实际投入一两千万

良户古村东南关帝庙

晋城市委政研室课题组指出,在低级别文物保护工作中,面临文物保护队伍不强、活化利用程度不高的困境。当前该市低级别文物文保队伍中,主要以基层文保员为主,共计479名,相对6000余处低级别文物文保单位而言,人员缺口巨大。绝大多文保员都是业余且专业素质不高,没有编制,不领工资,只有微薄的津贴(每人每年3650元)。虽然省文物局、省编办出台了关于增加文物工作人员编制的相关政策,但我市目前仍未落实到位。此外,该市低级别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但大多分布零散,位处偏僻之地,集中连片开发利用的成本太高。另外,低级别文物因其等级不高,无法得到与国省保文物一样的“特殊待遇”,加之长期投入不足、日常维保不力、管理不到位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损毁,目前暂不具备活化利用的价值。

为此,文章建议,成立由文物主管部门、文物专家参加的低级别文物保护状况调研组,集中时间对全市低级别文物保护状况进行逐一现场调研,按照濒危、急需维修、一般维修和基本完好四种状态进行拉网式摸底调查,建立低级别文物分类分阶段修缮管理清单。同步开展低级别文物数字化采集、记录和整理工作,建立产权所有人(单位)与相应低级别文物为主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厘清产权归属。

在经费问题上,按一定比例,从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中划拨资金,设立文物保护奖励基金和抢救性文物保护修缮基金。打破各专项资金分口管理的部门界限和资金分散使用的管理限制,探索统筹使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灾后重建、传统村落保护等方面专项资金,用于低级别文物周边环境改善和文物活化利用。

另外,文章提出,要扩大文物认养占比,鼓励支持更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低级别文物保护工作。加强对认养文物的监督,对认养文物保护有力的,要加大奖补力度,给予认养人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产业引导等方面更多优惠;对认而不养或保护不力的,如故意损坏、贩卖文物等,相关部门要及时处理,涉及违法果断亮剑。

三晋大地,文物资源“浩如烟海”。

《山西日报》今年6月报道,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显示,我省共登记认定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约占全国76.67万处的7%,在全国排名第四,其中,低级别文物总量占比达到了94%。一直以来,山西的文物保护结构如同一座金字塔,除“塔尖”的几百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外,大量的低级别文物散落在乡间田野、寻常巷陌,散发着历史的芬芳,留存着文化的记忆。

报道称,近年来,山西省下大力气摸清资源底数、保存状况和经费需求,分级分类提出保护措施,建立线上监管线下巡查机制,实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监管全覆盖,守住文物安全底线。同时,组织开展低级别文物灾害因素分析评估、保护材料及工艺研究和病害成因及治理等技术攻关,研发文物建筑防雨雪等保护装备,开展重要濒危文物数字化采集,真正实现为低级别文物古建“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