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袭击妇孺,有些人在舍命救人

撰文丨魏英杰

距苏州校车事件发生已有3天,虽说在公交车站袭击一对日本母子的凶手已被当场抓获,但为阻止凶手冲上校车继续行凶的中国女乘务员的伤势如何,尚未有进一步消息。

此前传出,这名勇敢的女士伤情严重,这不由让人惦记和担心。

之所以强调见义勇为者是一名中国女性,是为了表示我个人的最大敬意。

她不仅阻止了一场针对外国妇孺的行凶事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挽回了颜面和尊严。如果凶手进一步得逞,由于其行刺对象是不特定的外国人,这事必然会引起更大的国际关注。

正是这位中国女性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正义行为告诉国际社会,善良的中国人不会赞同行凶者这种违反人性底线的行径。在她用身体挡住行凶者的脚步之时,也是作为中国人在对世界发出正确的声音,维护中国人应有的道义和形象。

有些人在袭击妇孺,有些人在舍命救人

▲日本网民对苏州校车事件的评论(图/网络)

同样在这个六月,吉林长春北山公园也发生一起伤人案件,4名外籍老师被袭击受伤。在这起事件中,也有一名中国游客挺身而出,在阻止袭击者行凶中被刺伤。和苏州女乘务员一样,这名游客在捍卫生命的同时,也是在捍卫中国人的善良与正义。

有些人在败坏形象,有些人在见义勇为。因为他们的挺身而出,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光明一面,也让我们相信,这个社会的主流绝不是那些高声叫嚣、丧失本性、利益熏心的网络民族主义“战马”们。

我愿意相信,这是两起孤立的、偶发的治安案件。

正如我们看到,在国外也会发生类似案件,针对中国人的,或者针对其他国籍人员的,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袭击行为。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会有人渣的存在,这是无法避免的。

重要的是,对待这些人,要有正常的法律手段和道德正义。当正道高举,人渣也就不敢为所欲为。

同时要看到,对待类似的不法行为,除了保持法律的震慑外,社会舆论的谴责也很重要。

在长春和苏州的这两起袭击事件中,网上评论跟帖都出现了一些“叫好声”。这种不正常的声音多了,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误以为很多人支持这种犯罪行径。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网上多数持有正常思维的人是看在眼里而不会去发声的,所以,这种“叫好声”就显得特别刺耳。

而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和声音一旦被放大和被误读,难免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进而释放出一种不好的信号。试想,从外国人的视角,当他们看到这些充满无知和戾气的跟帖,又会作何评判?这又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再欢迎外国人来中国了?

话说,我们才过上多少年好日子?我们能够过上今天的日子,完全是持续进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改革是对内,开放是对外,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只有与国际社会保持正常交流与交往,人流、物流、资金流才能畅通地流动起来,我们也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之中,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分子。不继续保持对外开放,我们所得到的一切优势,很快就会丧失。

从这个角度讲,上述两起事件的行凶者,不仅是在败坏中国人的形象,也是在破坏中国赖于长治久安的宝贵遗产。而在这两起事件中挺身而出的人,既是在维护中国人的形象,也是在捍卫我们每个人的正常生活。

再次向这两位见义勇为的中国人,致敬!

*题图为海外媒体报道苏州校车事件,来源于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