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放榜”了。
2023年12月3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2023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由于此次评价工作依据今年11月新修订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而备受关注。
据悉,新的评价体系实现对投行业务的全覆盖,引导投行发挥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同时评价结果与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行政许可白名单等机制挂钩。
根据协会公示的结果,共有12家券商获评A类,其中,华泰联合中金公司中信证券连续两年为A类。湘财证券与信达证券进步较大,连升两级取得A类。此外,有67家券商获评B类,19家获评C类。
投行质量评价发布“成绩单”
2023年12月3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2023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此次评价结果依据的是2023年11月新修订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证券业协会在规则修订过程中已经同步开展评价工作。有券商投行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今年的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实际上就是11月下旬中证协组织券商开展的“试评价”工作。
“我们当时也很关注‘试评价’结果的后续会被怎么运用,后来协会在12月下旬把初步评价结果发给证券公司,了解各家券商对此是否有异议,若没有异议,就转为正式评价结果。”该名券商投行人士谈到。
据悉,本次评价对象共有98家证券公司,仅开展持续督导业务的证券公司未纳入评价范围。
具体来看结果,获评A类的券商共有12家,与去年的家数一致。其中,华泰联合证券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已连续两年获A类。
获评A类的中小券商阵营有所扩大,此次有财信证券金元证券第一创业承销保荐南京证券申港证券长城证券浙商证券湘财证券信达证券。按照新修订的《办法》,湘财证券与信达证券进步较大,相较去年连升两级。其他中小券商的表现也有进步。
B类券商共有67家,其中有8家从上一年度的A类降级;有10家券商则从C类上升,比如有渤海证券国海证券国新证券华龙证券联储证券。
C类券商共有19家,其中有15家券商的分类评价均下调,包括部分以投行为特色业务的中小券商。中原证券的下滑幅度较大,从上一年度的A类连降两级至C类。
根据券商中国记者此前了解到,当时在开展试评价工作时,由于有关“内部控制评价”在扩大评价范围后,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因此中国证券业协会确定采用项目抽样方式,随机抽取IPO项目346个,再融资项目144个,债券项目359个,股转公司(北交所)投行项目132个。
记者注意到,以被抽查的IPO项目清单为例,其中既有排队在审的IPO项目,也有撤材料的终止项目,还有已经在去年实现上市的,体现出监管层对券商股票保荐业务质量从不同维度进行考察。
可依据结果对现场检查频率等实行区别对待
前述《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的正式文件在2023年12月29日出台,此次修订旨在督促投行强化质量意识,加快从注重“可批性”向注重“可投性”转变,引导证券公司全面提高投行业务质量。
据悉,协会为适应全面注册制要求,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从四方面进一步改进提升:
一是扩大评价范围,在股票保荐业务基础上,进一步纳入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股转公司(北交所)相关投行业务,基本实现投行业务全覆盖。
二是突出功能导向,新增投行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评价加分项,引导投行更好发挥服务科技创新功能。
三是强化结果运用,评价结果将报送中国证监会,供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白名单行政许可等监管工作使用,同步强化声誉约束和行政约束。
四是做好评价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其他投行业务单项评价结果,保持监管标准统一,尽量不增加行业机构负担。
据悉,评价期结束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可以对证券公司投行项目评价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回溯验证,持续记录与评价内容相关的重大违法违规情况。证券业协会可以根据投行质量评价结果对证券公司人员管理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实行区别对待,并将投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证券行业执业声誉激励约束机制。证券业协会将评价结果报送证监会,同时抄送证监会各派出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供监管机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参考使用。
12月3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执业质量评价是激励约束证券公司提升投行业务执业水平的重要方式。下一步,协会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促进证券公司更好发挥“看门人”作用,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