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作者丨李秋涵
编辑丨文骅
爆料投诉邮箱:all_cj@ifeng.com
海银财富产品延兑,过去了近半个月,投资者们还在苦等延兑方案。
它背后的控股股东海银控股,是内地第二家赴美上市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号称在国内“排行第三”,仅次于中植系诺亚。海银控股先在12月14日发布公告,表示分销的某些资产支持产品存在赎回问题,又在3天后,在公众号上表示根据监管政策,“将主动退出,对存续业务进行梳理”。消息一出,海银控股股价大跌,市值已经腰斩。
凤凰网《风暴眼》采访了多位海银财富员工前员工及行业人士,发现海银财富此番濒临爆雷的原因,指向了其模式问题。
作为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本应是独立的中介理财机构,但海银财富与旗下分销非标固收类产品却存在着盘根错节的联系。
同时,多位前员工提到海银财富疑似存在超募现象。李云柳(化名)就职于一家投资公司,该公司一直是海银财富重要的合作伙伴。他告诉凤凰网《风暴眼》,在恒大还未爆雷前,账面上,海银财富通过发行产品为恒大募资28亿元,但实际上海银财富以恒大相关项目的名义,募资总额达到了130亿元,超募了100多亿元。
至少4位接受凤凰网《风暴眼》采访的人士都提到,海银财富疑似存在资金池业务,当项目兑付到期,手中的钱又不够周转时,还曾向民间资本寻求过桥资金。李云柳曾多次为海银财富提供过桥资金,其中最高的一次提供过10亿资金,利率达24%,还款周期为14天。
重重疑云之下,海银财富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01
海银与恒大合作,多次虚假超额募资
“你这是要拿我跟许家印比!”,产品延兑后,作为海银财富掌舵者,韩宏伟最近出面安抚过投资者,在一次见面会上,面对投资者的质疑,韩宏伟脱口而出这句话。
将韩许二人对比并非投资者“口不择言”。两人在外界看来的确有不小的关联,比如,在2021年赴美上市的招股书里,海银财富3次提到恒大,表示“我们提供的产品投资于恒大融创等知名信用评级良好的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地产项目”。
又比如,他们同为河南老乡,一个是上海市河南商会会长,一个是广东省河南商会的会长。
而据李云柳透露,在他们的故事里,还有另一个河南老乡。
为海银财富多次提供过桥资金的知情人士李云柳告诉凤凰网《风暴眼》,韩宏伟和许家印的合作,由一个神秘河南老乡牵线,作为中间人,收取居间费。海银财富和恒大的大规模合作始于2018年。当时,恒大商票贴现的利率有20%,很有吸引力,作为抵押的资产则有恒大未交付的商品房。
近期项目延兑,海银财富内部梳理了过往项目融资情况。梳理情况令人震惊,李云柳称,海银财富以恒大相关项目的名义,总计募资了130亿,不过,其中经上述神秘河南老乡之手,写进合同的账面金额只有28亿,另有100亿左右为重复融资。而这100亿中,部分资金流向了恒大,部分则被海银财富留下自用。
至于募资的金额中具体有多少流向了恒大,又有多少为海银财富自用,李云柳表示很难查证,恒大和海银财富的合作,资金有SPV(特殊目的实体)通道,涉及丙类户,“因为账户流转太多,到后来账就乱了,很难知道给了多少恒大,多少是海银财富自己用了”。
至于恒大最后归还海银财富多少,李云柳没有给出确切回答,但其明确表示恒大抵押给海银财富的资产远没有100亿。
关于海银财富和恒大的交易端倪,曾在海银财富工作的刘玉林(化名)早有察觉。2019年,在向投资者推荐恒大相关产品时,刘玉林曾向公司提出查看“底层协议”的要求。
在他的再三要求下,其所在分公司向总部发出了申请,不过总部工作人员以商业机密为由,一再推脱,最终双方约定以视频通话的方式展示协议。
让刘玉林舒一口气的是,电话那头,对方的确出示了海银财富给恒大的借款协议,不过,对方却把借款金额和利率都抹去了。“利率抹去我能理解,但金额也抹去有些匪夷所思,”刘玉林感到疑惑,因为项目方的借款金额是在宣传项目时就会给投资者展示的,为何在展示底层协议时却又拒绝披露呢?
后来,刘玉林以大额的投资者要求看底层协议为由,带投资人亲自来到位于上海陆家嘴中心的海银财富总部“碧玉蓝天大厦”,总部工作人员依旧只给他们看了一份将借款金额抹去的协议。刘玉林不禁起疑,“对恒大借款金额遮掩,背后可能性有很多,其中有种可能就是超募,比如项目对外说募集5个亿,实际协议签约的只有1个亿”。
关于海银财富和恒大之间的隐秘交易,外界很难准确得知。刘玉林透露,甚至在2021年恒大出现债务违约时,海银财富给恒大融资的理财项目,还实现了正常兑付。
究竟是恒大提前兑付还是海银自身通过其他资金偿还?外界不得而知。刘玉林推测,很可能是后者。 “恒大都破产了,自己都违约了,怎么有钱给投资人?这只能说明海银问题更大,越是完美兑付越可怕”。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恒大爆雷后,海银财富并未出现在恒大的债权人名单中。此前凤凰网“风财讯智库”曾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踩雷恒大的上市公司有26家,对恒大计提的坏账超过353亿元,名单中没有海银财富的身影。而根据目前的公开资料,曝出的恒大债权人名单中,也未见海银财富的身影。
02
资金池背后:砍头息频繁虚假募资
根据李云柳的描述,海银财富是资金池模式,有时候产品到期,缺钱周转时,会向民间资本借过桥资金。同样由上述神秘河南老乡牵线,李云柳为海银财富多次提供过桥资金,利率达24%,还款周期为14天。而如果借款是用砍头息模式,利率为16%,即借1亿,先扣掉利息0.16亿,到手借款就只有0.84亿。据李云柳了解,至少有三四批人,在为海银财富提供此类借款业务。
对于海银财富是否存在资金池业务目前仍待调查结果,不过,根据多位海银财富前员工的讲述,及投资者提供的信息来看,方向均指向了资金池模式。
这里需要先理清资金池运作模式。即海银财富以各类名义募集来的钱,并不是专款专用,而是集中在一个“池子”里。这个模式里,投资者的资金为A端,财富管理公司为B端,资产公司是C端。A端募集来资金,财富管理公司B端进行资产配置,买股权债权,买非标和标品,也可以用来投资和放贷,钱以各种形式触达C端的资产或公司,当C端有了相应收益,资金就会由B端流回到A端。
在这类模式里,假如C端资产出现坏账,钱收不回来,但B端又需要把钱到期兑付给A端时,作为B端的财富管理公司就会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如实告诉A端,项目出现坏账,无法兑付;要么掩饰一切,挪用其余项目的资金来给A端进行刚性兑付。而为了维持正常运作,在过去几年,爆雷的财富公司里,B端往往会选择后者,做到“笔笔兑付”。衍变到后期,B端在A端不停以各种理由募资,用募来的新钱兑付原有的旧账,即所谓的“借新还旧”。
在海银财富事件中,在A端,面向投资者,海银财富的募资一直很积极。根据财报及公开信息,2019年海银财富有134家分支机构,到了2023年6月,这一数字变为了185家,4年间增长38%。2021年活跃客户数从3.5万增长到2023财年的4.6万,增长31%。
但随着房地产进入深度调整期,资产端频频出问题。在招股书里,海银财富自称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固定收益产品提供商”,除了恒大爆雷外,早在2020年,海银财富就出现地产股权项目兑付困难的情况。当时多家媒体曝出,海银财富的中城大厦私募产品,到期基金未如期清算,投资者在持有三年到期后,本金只能拿回9%,剩下部分则被推迟至2021年2月20日前。在事件曝出后,海银财富启动了清算方案。
在过往的每次危机中,海银财富都化险为夷,实现了 “笔笔兑付”的“传奇故事”。
“传奇”却让不少内部员工疑虑重重。2022年,刘新晶(化名)作为理财师加入海银财富分公司。在入职培训时,领导就以“笔笔兑付”标榜,当时房地产市场下行,恒大融创已相继出现危机,公司却照常让她做房地产项目的融资,她很难理解, “我拉人买理财产品,都是拉的亲戚朋友,后面爆雷了我不好交代”,于是在入职4个月后,她选择了离职。
一位自称认识“韩总”,在海银财富工作时长超4年,目前还在职的员工表示,自己也买了海银财富的产品,不过“只买公募基金产品”。
海银财富的笔笔兑付背后,除了李云柳称的“高息砍头贷”支撑外,多位员工均表示,虚假募资或也在帮助海银财富化解危机。
刘玉林告诉凤凰网《风暴眼》,在2018年年底海银财富就曾出现过一次延兑事件时,他试图追踪多只产品的底层协议,除了上面提到的恒大外,还包括其他地产融资项目。他记得很清楚,有一个地产项目,他通过中登网查到底层资产是5亿的应收账款,但是却至少发了两期募资产品,总金额已经远远超过实际价值,这有重复募资嫌疑,但当刘玉林对此发出疑问时,公司却没有给他正面的回复。
据刘玉林透露,这类问题出现过很多次,但每次他试图寻找答案,从分支机构一路问到总部时,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借款金额和发行产品募集金额,以及对应比例是否合理,底层材料,我从来没有拿到过”,刘玉林表示。于是,在2019年,他选择了离职。
03
项目真假难辨或涉嫌自融
在海银财富混乱募资背后,其宣称的“独立第三方财富机构”十分可疑,凤凰网《风暴眼》发现,或许从2017年开始,海银财富已经有计划地设计技术架构,操控资金流转,部分可能涉嫌自融。
2021年上市前夕,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反复要求海银财富披露其大客户信息后,海银财富终于在一次问询里给出了6家公司的名字。追溯下来,其中3家和海银财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2家已注销,1家曾经营异常。
图:海银控股答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问询 来源/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截图
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官网披露公告里,2018年占海银财富总收入27%20%的客户公司,分别是五牛集团和杭州仟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仟意”)。在答复中,海银财富只承认五牛集团是其关联公司,由海银财富董事长韩宏伟的直系亲属(其子韩啸)控制,但对于杭州仟意,其则称是一家不存在关联关系的资产管理公司。
凤凰网《风暴眼》查询发现,杭州仟意与海银系关系密切。海银财富副总裁姜世淦,曾是杭州仟意的法人。在梳理过程中,杭州仟意这家资管公司的投资相对混乱,部分资金可能流入海银系控制的公司。
杭州仟意对外投资59家公司,有18家都是银领资本管理的私募基金产品,有3家投向海银系的上海五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五牛基金”)管理的私募产品,其余大多为旗辉财富管理的私募产品。
这三家资管公司,除了五牛基金外,银领资本也与海银系关系密切。其实控人为王滇,为海银财富实控人韩宏伟配偶王沛的妹妹,同时根据天眼查上的记录,韩宏伟女儿韩玉,也曾是银领资本的法人。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上述私募产品鲜少在证券投资基金网站备案,而且大多已经注销。
杭州仟意的资金借助这些产品,最终流向何处,外界尚无法明确。不过,在个别公布投向的私募产品里,部分有个共同特征,投资的公司大多为2017年在上海成立的置业公司。
以上海五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上海湛赢投资中心为例,其投资了上海融赢置业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17年1月成立,而这家公司的法人陶磊,也曾是上海释聚置业有限公司的法人。而上海释聚置业有限公司的现任法人钟锡纯,与韩啸关系密切。2023年9月,韩啸控制的上海贵酒股份,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指出2017年-2020年,由钟锡纯担任法人的上海尚屈实业有限公司,分别代岩石股份(即更名前的上海贵酒)偿付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民事赔偿费用四次,最高一次达1900万,最低一次有740万,总计近5000万。
以银领资本管理的一支私募产品杭州嘉邺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例,2017年6月成立,该基金资金流向了一家同时成立的地产公司——上海博询置业有限公司(2020年已经注销)。上海博询的执行董事董大朋,曾任职钟锡纯担任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的上海长瑄投资有限公司;监事张文章,亦曾任职钟锡纯担任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的上海恬聿实业发展有公司。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银领资本管理的18家私募基金产品里,其中“上海斌洋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投资了上海临松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临松”),在2020年韩啸实控的“上海贵酒”收购“章贡酒业”股权的时候,上海临松提供了抵押担保。
来源/《天音控股:关于挂牌转让部分孙公司股权的进展公告》
这也意味着杭州仟意借助海银财富募集的资金,部分可能在海银系控制的公司之间转移。
2019年2020年的大客户更为隐秘。海银财富2019年披露了占其总收入16%的客户深圳燎原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已改名为深圳燎原实业有限公司),海银财富同样也否认了关联性。海银财富披露的2020年的大客户里,占公司总收入26%15%及10%的主要客户,分别为青岛泰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岛浩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青岛安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上述四家公司不是已经注销,就是因为通过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与企业取得联系,被列为经营异常。
在海银财富工作了7年的前中层员工冯强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2018年之前,他经手的大部分地产项目都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募集的资金“会直接转账到项目公司相关的账户里”。但在这一年之后,他经手的项目里,投资者的资金则会先转到海银财富实际控制的资产管理公司,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出现了大量假项目。
同时,海银财富跟客户签约的合同也变了,以前会写具体项目的名称,后面很多则只会用字母简写替代,“比如阳光城的项目,以前在合同里直接写阳光城,在2018年后,合同里写的是YGC,恒大用HD替代,融创用RC替代”,冯强觉得,这就像是一种文字游戏,未来有机会辩解,“YGC没说是阳光城,是投资者自己理解的阳光城”。
12月在公众号上发布延兑公告时,海银财富方表示“相关方案将在月底前给到大家”。然而,期限已过,投资者们没有等来海银财富的解决方案。
围绕海银财富的疑团还很多,在诸多资金游戏玩法被戳破后,海银财富试图化险为夷的前车之路,似乎已经无法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