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风险的小微盘,到低风险的AAA级品种,过去几周低价可转债市场经历了一场大地震。

6月24日,A股交易的533只可转债中,有492只下跌,4只平盘,仅有30只上涨。岭南转债广汇转债下跌20%,三房转债中环转2等下跌超过10%。

<h1 class=一天跌20%,近500只下跌,低价可转债为何不香了?">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收盘,已有96只可转债跌破100元面值大关,1只刚好收于100元。另有9只收盘区间落在100元(不含)至110元(不含)区间,上述跌破面值或距离跌破面值仅有一步之遥的个券数量占所有可转债比例达到19.89%。

另外,6月以来(截至6月24日),Wind可转债低价指数累计下跌7.3%,大幅跑输中价高价转债。

<h1 class=一天跌20%,近500只下跌,低价可转债为何不香了?">

作为一种“攻守兼备,进退自如”的投资利器,可转债曾备受投资者的追捧,如今却沦为弃子,抛售以惊人的速度席卷而来。

综合分析,市场调整的底层逻辑在于投资者对风险的重新评估和流动性的紧缩,宏观经济的波动和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结构性的变化均对低价可转债市场产生了冲击。

如何理解转债市场之变?

中金固收团队在最新研报中指出,尽管市场存在对个券资质的讨论,但矛盾并不在此,而是在于交易层面的流动性不足和风险承担动机的减弱。

1下跌不在于“出库”,甚至不在于“风险”。不难发现,近期的卖出行为不符合公募基金出库的行为特征。同时,多个品种都出现了转债跌幅大于正股的情况,显然不是“正股基本面有变化”的情景;

2流动性不足,尤其左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在于,当下投资者承担风险的动机与激励不足,相比之下回避风险责任的必要性更高,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左侧”的深度。可喜的是,在当周的调整中,与此前不同的是,天23隆22这些“机构券”调整时,形成了较大量的交易。

<h1 class=一天跌20%,近500只下跌,低价可转债为何不香了?">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华泰研究也指出,转债市场调整的本质是转债投资者同样追求筹码“安全”,甚至比股票投资者更严格。直接原因有三点:

一是,退市新规+强监管导向下的小微盘“风格杀”,转债正股与小微盘股高度重合,因此 受到严重波及;

二是,年报审计+评级调整窗口,导致一部分低价弱资质转债由于存在评级下调风险,被保 险等机构集中出库,光伏组件类个券受冲击最明显;

三是,今年表现较好的大盘底仓品种也跟随正股调整,主要集中在银行等板块;

平安证券则认为,低价转债之所以会下跌,是因为前期高低价格转债的表现分化累积了较大风险。年初颇受关注的高 YTM 策略实际上就是广义的低价策略的一种。权益下跌是本轮风格逆转的触发剂。

<h1 class=一天跌20%,近500只下跌,低价可转债为何不香了?">

<h1 class=一天跌20%,近500只下跌,低价可转债为何不香了?">

“左手收益,右手安全”的好日子结束了?

华泰研究指出,所谓的转债转股早已不是必然的事实,信用和退市等风险成为转债投资的重要维度。

当下相比2023年以前,企业盈利承压情况更严重,信用违约风险增加;股市表现偏弱,转债自身也缺乏平价支撑,投资环境加速收紧。

此外,强监管导向下,转债正股退市案例增加。在股市还未出现趋势性行情的情况下,投资者天然只能更注重个券机会,转债估值分化势必加剧,提前甄别风险就更为重要。

投资者如何应对?

尽管市场波动剧烈,但在华泰证券看来,市场无需过度恐慌:

一方面,股市疲弱影响市场情绪产品赎回等可能引发小幅流动性踩踏,部分新媒体对本轮调整也有一定夸大;

另一方面,近日转债指数跌幅主要 由弱资质低价券贡献甚至是几支代表个券,而高平价个券和大盘转债下跌分别仅下跌1.83/0.43%(5/20 -6月23日),实际上转债市场并非是“泥沙俱下”。

华泰证券指出,时间和空间上开始进入支撑区域,而重心仍在于挖掘个券。从安全性考虑,中高平价的大盘转债应该是转债投资者的首选。

可转债整体估值不高,下跌即存在补仓机会。平安证券认为,可行的操作策略有两条:

一是当前已有接近1426亿元的可转 债价格低于纯债价值,其中不乏行业龙头所发行的高评级个券,可自下而上筛选,博弈短期的定价修复;

二是若低价转债持 续调整,则高评级高YTM策略的空间将有所扩张,较适合持券周期较长的配置型投资者。

<h1 class=一天跌20%,近500只下跌,低价可转债为何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