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科技讯(作者/杨倩)OPPO是不是AI Fast暂不明确,但是“集中所有资源把AI做好”已经是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的明确思路。

在刚刚结束的OPPO Find X7系列产品发布会上,OPPO带来许多“首个”:Find X7是全球首个端侧应用70亿参数大语言模型的手机带来首个AI大模型语音摘要,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对话内容并生成重点明确的摘要内容。

在发布会结束之后,OPPO首席产品官刘作虎OPPO影像产品总监张璇以及OPPO软件创新中心总经理张峻与媒体进行了一场坦诚的对话。

在这场对话中,刘作虎还透露了很多信息:

1 OPPO不做芯片,但保留有一个“很强大”的芯片团队——既懂用户又可以和平台商一起为OPPO定制芯片。

2 OPPO已将所有AI相关的“伙伴”,全部集中在一个独立的“AI中心”系统里,就是要集中所有资源把AI做好,由技术负责人兼管AI中心。

3 OPPO会根据大模型和算法需求来定制芯片。芯片该怎么设计?是基于OPPO对芯片的理解和对用户的洞察,反过来用芯片的语言给芯片厂提需求,这也是OPPO的核心竞争力。

4 刘作虎判断,明年还不布局大模型的手机企业,市场竞争力绝对将受影响。

5 关于诺基亚事件,OPPO尊重知识产权但也反对“霸权”式的不合理的专利做法。

6 刘作虎称OPPO Find X7 Ultra 会让友商焦虑一阵子,接下来也会有很多人跟进双潜望。

7 华为回归带来会带来市场竞争,只要产品足够好,销量也都会不差。

OPPO首次在Find X7 Ultra中推出了卫星通讯版本,卫星通讯是否是鸡肋呢?

刘作虎对此回应表示,我记得华为余承东曾说过“一生用一次,一次救一生”。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好,就像今天买的车险是一个道理,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但是需要这个东西。也许你一生都用不到,但对于喜欢徒步爬山远行的人来说这个功能特别重要。这块我们不觉得是鸡肋,还需要持续深耕。

以下为刘作虎张璇张峻与现场媒体对话实录:

OPPO不做芯片但保留核心结构师

刘作虎:我们保留了一些核心的架构师,目的就是跟平台厂商,比如说高通和联发科的深度定制芯片。因为我们做过芯片,我们很核心的价值就是每天和产品线在一起,因此更加理解用户。

每天和联发科高通不停地沟通,才能把我们对用户的理解转化为芯片的语言。以前如果你不懂芯片,没有做过芯片,只能停留在“水上漂”,而不能进入到底层,你不知道哪个地方有问题,比如说今天我们说的潮汐架构,这个价值比重新做的价值更大。

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自己的能力,能更贴合目标用户的需求,就是这个团队最核心的价值。我们自己不做芯片,但是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芯片团队,就是懂用户,然后跟平台商一起定制为我所用的芯片。

关于在OPPO Find X7上面的专利,潮汐架构里面有很多专利,并且这些专利只能是OPPO自己用。虽然我们和联发科有联合实验室,但它是“双钥匙”模式,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里面有很多专利技术。包括AI里面也有很多专利,我们的手持通信和卫星手机里面也有很多通信的专利。

关于芯片的调教

刘作虎:从技术层面来讲,不是说大家用同一个芯片就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你怎样把你这套模型部署到端侧,这本身就是非常核心的技术,这就是我们做过芯片的人知道该怎么去部署,这也是我们的一大优势。

所以,为什么我们能够第一个把70亿大模型真正在端侧运用起来,这套模型算法与GPUNPU如何适配和部署,这是核心技术,不是简单往上面一丢就行了,这本身就是我们很大的优势,或者是差异化。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与平台厂紧密沟通,根据大模型和算法来定制芯片,芯片该怎么设计,这是基于我们对芯片的理解和对用户的洞察,反过来给芯片厂用芯片的语言给它提需求,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因为我们自己不做芯片,因此平台厂就非常愿意开放跟我们探讨芯片该怎么干,从而实现强强联合,这是我们自己不要做芯片开发,而是与平台厂合作很重要的原因。

第三,我认为在未来这几年其实核心是要用产品来驱动,基于要做什么产品,进而确定大模型该怎么训练,该用什么样的算力,整体路线还是以产品驱动技术。

例如我们的通话摘要,大家会觉得这是很小的功能,事实上对用户的价值是非常大的,我第一次使用时觉得太爽了。我给同事打了电话之后给他分咐了几件事情,使用这个功能一看待办事项和讨论的主要观点都整理出来了,估计以后很多伙伴跟我打电话时就主要使用这个功能。

这种通过用户洞察方式来做产品是最重要的,这本身就是差异化竞争。谁对用户最理解,谁真正地懂产品,谁就能在竞争中保持差异化,始终拥有核心竞争力。

Find X7 Ultra 肯定会让友商焦虑一阵子

刘作虎:Ultra 已经说了“极致没有中间态”。我们就希望做一个极致的巅峰旗舰,把我们能想到的最好的东西都放上去,当然未来也会不断地探索。我相信每一年都会有科技的迭代,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加极致的产品给到大家。今天不能把未来给你做一个答复,这是我们的一个追求。从Find X6 Pro之后,我们在影像领域是引领行业的,很多人想各种办法打听我们是怎么干的,包括伙伴供应商和器件都在打听我们是怎么干的。相信这次OPPO Find X7 Ultra 肯定会让友商焦虑一阵子,接下来也会有很多人跟进双潜望。这至少是在2024年Ultra级的产品中最顶尖的。

价格是给用户的诚意

刘作虎:我觉得给用户一个诚意的价格,就是把旗舰的规模做得更大,让更多人享受更好的体验。我们的标准版和以前相比还是有升级的,芯片比以前更强,希望让更多人体验到,特别是新的AI的能力。只有更多的人用到,它的价值才会更大,没有其他目的,只是希望给一个更诚意的价格给更多人使用。

外观还是太主观的东西

刘作虎:大家觉得Find N3的摄像头有问题吗?Find N3也是同样的布局。

外观还是太主观的东西,我做了十多年手机,每一代产品外观一定是会被争议的点,无论做成什么样都一定会被争议,但是总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

我觉得X7是非常耐看的,甚至是突起,其实多看几次真的是挺好的,它就是一个新的东西。

有个现象,外观第一眼看上去如果跟想象中的不一样,就自然觉得有问题。甚至有人画了图在微博上发给我,X6是一条直线,X7是一条弧线,说“如果做成一条直线该多好”。

但是,如果真的做成一条直线,别人又会说怎么一点变化都没有,这是比较主观的东西。(这次外观的改变)和双潜望里面放不放得下没有直接的关系。

坚定的在影像性能AI赛道上加大投入

刘作虎:我们做旗舰这几年,最大的收获就是坚定赛道,明确赛道,在里面持续的投入,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比如说我们的性能影像,在AI上面的投入,现在是非常的坚定。

前提是我们对这个赛道的明确和坚持。未来在公司技术的战略规划中非常明确,就是在现有的明确赛道中持续加大投入,这就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以前可能有一些赛道没有那么清晰,这一年多我们是非常坚定和清晰。在过去一年,我们在影像的进步是超越大家想象的;我们在一加性能手机上的表现也是超出预期的。

在AI上,今天大家看到的很多产出,可能也是让大家兴奋的,至少看到大家在台下的反应。因为在上一次N3发布时,很多人问大模型的东西,我说等拿出真实的产品再说。

其实我们很早就在投入,可以告诉大家“文生图”,在2023年其实就看到了。事实上,我们在2022年公司的OPPO INNO DAY就展示过“文生图”的技术,这些前瞻性的技术我们一直在投入。

对于我们来讲就是未来怎么坚定的把这几个赛道——影像性能AI的赛道加大投入,做出更好的体验,要加码,要更聚焦。

影像最难的地方就是系统

张璇:事实上影像最难的地方就是系统。你把每一个模块单独来看,每一个潜望的技术模块都可以独立完成,最难的地方是在如何真正把它做到产品里面去,让产品最终实现好的结果。

我们做的时候有三大块内容:

第一,当你决定做双潜望的结构形式时,第一个挑战是这个结构形式对于外观的冲击有多大。换句话说,在项目立项时就确定了Ultra 影像表现力为第一的超旗舰产品,它有一个先决的条件是不能因为影像整体的创新而影响了这款手机作为移动手机的使用,这是我们做Ultra 时首先考虑的要点,即它首先是一款手机,而不能把它做成一款相机,在整体设计的前期里面做了非常多潜望的方案,双潜望是我们最终确认的方案,实际上,我们还做过很多没有上市的方案。目前真正落地的双潜望方案,是我们认为目前能够兼具影像竞争力外观独特性和外观本身轻薄化极限解决的方案。

第二,在发布会时介绍了非常多“人像”相关的效果,事实上大家看到的6倍135mm焦段现有的人像效果是两颗潜望协同打开完成整个计算过程的,涉及到算法链路的部分。

第三,当我们将四颗摄像头组成完整系统时,如何确保在不同的焦段和模式下保持效果的一致性,所以整体来看这样一个系统的框架对于不同的厂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影像只有用系统化的框架来思考它,才能给出一个综合了多个要素最终放到产品上大家觉得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70亿参数端侧大模型实际运行下来对于内存和续航的影响是怎样的?

张峻:首先70亿大模型正常的模型大小是28GB,为了真正在端侧部署,我们用高精度4比特来对模型进行压缩和轻量化,压缩和轻量化之后从28GB最后可以压缩到最小的3.9GB左右,无论是存储还是内存占用都是这个量级,从文件大小就可以大概看出来这个模型的大小。

从性能角度来讲,大模型在端侧性能消耗还是比较大的,这块核心还是期望能够通过并行计算的算子优化对于内存管理的优化等等来降低损耗和系统资源占用。另一方面,续航时间是根据本身用机的情况来看的,应该说控制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同时把它做成任务型的,用的时候才会消耗系统资源。

真正的国际化叫本地化

刘作虎:肯定是的,因为我们从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在海外布局,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首要原因是做本地化,我以前讲过一个概念就是“真正的国际化叫本地化”,你要进入到一个国家必须要理解这个国家的人民的需求,我们在海外所涉的东南亚印度这些地方的本地化做得不错,用户洞察和本地的服务及其他很多的工作,这是做海外市场最重要的。以前大家一谈国际化都感觉像外贸公司,真正的国际化必须要扎根本地,你把自己当作是当地的本地公司,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关于OPPO的人事变动

刘作虎:中国区是我们的树干,如果把公司当成一棵树的话,中国市场就是树干,如果树干不在其他枝叶再怎么繁茂都是不可能存在的,中国区的重要毋庸置疑是最重要的,也是全球最大的单体市场。

在这个市场投再多的资源再多的关注都是值得的,所以我们就让Henry(段要辉)来分管中国区,当然其实Bobee没有任何变化,只是从EMT层有一个人专门看护中国区,给它更多的支持。

段要辉好像是学营销的,但是20年前和现在是两码事了,段要辉的确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伙伴,所以我们希望真的能够给中国区加码,把树干做得更加扎实,这是唯一的一个考虑。

此外,我们今天还是正式宣布,我们在上周五把公司所有AI相关的伙伴,全部集中在一个独立的系统叫AI中心。以前有软工数字和研究院长,各个地方都在做AI,今天大家也看到了我们有很多不错的产品出来,AI的实力还是可以的。

但是为了未来,我们不好意思说AI Fast,但是就是要集中所有资源把AI做好,作为核心竞争力,所以把AI相关的资源全部集中在一起成立了一个AI中心。整体的技术负责人兼管AI中心。

做十分说八分,不要做六分说十分

刘作虎:我们的确是从2019年就开始举办INNODAY,并且对外开放。但是从2023年开始,我们做了一些变化,因为我觉得现在技术的变化太快了。

我们之前做过眼镜,但是发现它的价值也没有那么大,这个技术变化太快了,未来我们更多还是聚焦内部,练内功,这是我给技术团队的要求。我们做好了再去讲,甚至做十分说八分,不要做六分说十分,这就是我们公司的文化。

我们还是要回到务实低调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内部依旧还在做,就在上个月刚做,只是没有给媒体老师开放而已。的确有些东西开放的性质就变了,有些东西也不好意思开放。

最终用户就是关注你的产品怎么样,你讲那么多虚头巴脑的技术没有什么意义,可能INNODAY至少这几年不会改变这个策略,但是内部肯定会有的。

未来的方向不用说,AI一定是最重要的,我们成立了一个单独的AI中心。影像也会持续投入,包括性能,性能是所有用户体验的基础,无论你是打游戏也好,还是大家日常使用的轻快流畅也好,包括AI也好,这个性能都是它的核心底座,所以我们在性能这块的投入依然是非常大的。最重要的肯定是AI,相信无论你问哪一家手机公司,大家告诉你的答案是一样的。

目前手机手表平板耳机这几个产品做的都挺好的,但我们还是聚焦在移动科技领域,为什么一直在讲和IOSMacOS以及Windows的打通,因为我希望对用户不要有太多的约束。

比如说我们的拍照和视频可能苹果要好一点,用户就想如何传到苹果里面,我们要解决用户的需求,所以我们的随身工作台非常方便,我们的PhoneLink也已经发了,就是和Windows系统打通之后,只要手机靠近Windows电脑,注册了OPPO的账号就可以自动连接上,和苹果的体验已经非常接近了,这就是我所追求的。

现在市面上所有的PC里面,Windows还是绝对的大头,至少80%肯定是有的。你说为什么要自己一年做几百万台电脑,而不是连接全球几十亿台的电脑呢?我们更多是希望以开放的生态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这是我个人一直以来所推崇的一种理念,就是开放。

关于明年手机高端市场

刘作虎:华为回归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但实际上其实对每一家都是一样,只要产品足够好,销量也都会不错。看到一些机构数据,4000-6000的市场是在增长非常大的,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好像是苹果,至少在过去半年的市场结果是这样的。未来,各家就需要找差异化,AI这块我们也有很多差异化的优势。

尊重知识产权但也反对“霸权”式的不合理的专利做法

刘作虎:说到和诺基亚的事件,我们一直是比较尊重知识产权的,但是也反对“霸权”式的不合理的专利做法,现在也基本上看到重庆法院有一些判决,我觉得是相对合理的,很快会解决这个问题,大家现在也在友好沟通。

开放最大的力量就是生态

刘作虎:我们的闪充其实是OPPO擅长的,我们是第一个做快充的。我们应该把标准开放出来,让更多人到这个标准里面。

可能有些媒体老师不一定知道,这里面也是有中国标准和国际充电协议标准之争的。我们只有把标准开放出来,形成更强大的联盟,才能在国际上与国外品牌抗衡,不然只能用别人的专利。

比如说兼容的快充协议其实就是一个专利之争,如果说我们能够有更多的专利进入到这个组织里面,实际上中国企业的话语权会越来越大。

如果你说只是自己搞一个自己才能用的东西,那么你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开放最大的力量就是生态,让更多人可以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