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不踢了。
按原定计划,足坛巨星C罗与其效力的利雅得胜利队,准备1月24日和28日在深圳分别对阵上海申花和浙江队。
可就在比赛前一天,球赛取消的消息突然传出。
1月23日晚20点30分,主办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C罗因身体原因无法出场,本次利雅得胜利队中国行比赛延期。同时,主办方火速宣布了全渠道退票方案,承诺来深观赛的球迷机票酒店均可“报销”。
在发布会上,C罗表示,“我想对中国球迷说声对不起,足球世界里有一些东西无法控制。我很难过,我也了解你们的难过。”
前期锣鼓喧天地张罗,最后落得草草收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C罗出席发布会宣告利雅得胜利中国行延期 图/视觉中国
突生变故
C罗本次来华参赛的消息是2023年12月17日敲定的。
当时,利雅得胜利中国行主办方长信传媒正式宣布,将于2024年1月24日和28日在深圳举办前述两场比赛。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该项赛事前期的谈判初期的执行都可谓有条不紊进展顺利,无论是球票预售,还是比赛中穿插的艺人献艺安排,在前期营销宣传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就在今年1月21日傍晚,利雅得胜利队包机抵达深圳,当地电视台还进行了直播。
在直播中,本次赛事的主办方负责人以确信的口吻对外表示:“我们得到的消息是,C罗的确是在例行训练中有一些伤痛,但是我们认为这是职业球员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情。利雅得胜利俱乐部有非常严格的体能恢复和训练系统,据我们现在了解到的,C罗会参与这次利雅得胜利中国行的所有赛事。”
主办方接受采访确信C罗会出场亮相 图/深圳卫视深视新闻公众号
随后在1月22日晚间,C罗与利雅得胜利队参加了本次中国行的欢迎晚宴。“C罗敬酒”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晚宴主持人还特意直播辟谣称,当晚C罗举杯饮用的是菜单中的一道“银耳雪梨汤”。
但1月23日下午,关于C罗因伤无缘中国热身赛,比赛有可能延期或取消的消息突然传开。有多家转播平台的足球解说员透露,自己接到了比赛取消的通知。原定于当日下午进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直接取消,到了晚间20时30分,“靴子落地”的官方消息姗姗来迟。
一位接近长信传媒的知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C罗受伤是公开信息,最早在1月19日左右披露,此前无论是沙特还是国内媒体都曾经发布过相关内容。当时就有部分球迷质疑,C罗能否在随后的中国行比赛中出场。
知情人介绍称,主办方出于赛事票房口碑,甚至是与C罗出场有关的“商业协议”等多方因素考虑,对外宣称C罗能上场比赛,最终造成前后说法不一,危机公关失控。
“本次利雅得胜利队中国行早早敲定,围绕C罗的宣传很早就已经发布出去了,可如果主办方赛前就公开说C罗没法上场,还有谁会买票呢?”该知情人表示。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主办方关于退票的相关举措,在球迷和体育产业人士看来还算“靠谱”。有球迷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自己收到相关票务平台发来的退款短信,后续有待进一步处理。
C罗很生气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虽然在发布会上C罗表示自己这是第八次到访中国,甚至称中国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是在短短几天中,仍然发生了不少令C罗不快的事情。
首先是由C罗受伤导致的出场问题。知情人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称,C罗的伤病虽然是偶发事件,但不是隐私信息,而且已经既成事实。主办方在知情的情况仍然不遗余力地“努力做工作”,甚至在某个见面场合劝说C罗“要为了球迷上场比赛”,这让C罗颇为不满。
以如今国际足坛的惯例,俱乐部对待运动员伤病的理念更多的是“以人为本”。除非是一些重大比赛球员本人表示要咬牙坚持,剩下的情况还是要以医疗团队的判断为准。在这种此类商业比赛中带伤出场,对于绝大部分职业球员来说,都不是必须的。
更重要的是,此前C罗曾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今年自己将以39岁的高龄,第六次率葡萄牙国家队参加将在德国举办的2024年欧洲杯,并且表示自己尽力为葡萄牙再带回一座冠军奖杯。
所以在今年6月欧洲杯之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就将会是C罗在职业生涯末期最重要的任务。
此外,因为“C罗敬酒”而登上热搜的那场晚宴,同样令C罗感到不适。在C罗看来,这个充满了商务礼仪的场合,却被主办方出售了大量“席位”,购买者多为网红。网红们花费了入场费后,利用直播等方式获取利益。在整个晚宴中,C罗被签名合影直播搞得不胜其烦。
登上热搜的C罗“敬酒”照 图/虎扑论坛
中国新闻周刊获悉,在C罗本次中国行活动前,某电商直播平台曾通过中间人联络到C罗经纪人洽谈直播带货事宜,最终由于商业化权益的分歧没有谈妥,该形式被C罗本人和经纪团队拒绝了。
谁曾想,该直播平台又转去与主办方进行了联合策划,最终说服了利雅得胜利队,以球队名义进行直播带货。可是后来发布的宣传海报中,又只有C罗本人与网红搭档的肖像,C罗与利雅得胜利俱乐部均对此非常不满。
主办方“内外脱节”?
事实上,有C罗和梅西坐镇的商业足球赛,一直是不缺球迷“买账”的,这也是相关公司可以毫不犹豫不惜重金去获得授权,做赛事运营的原因。
梅西率阿根廷队在2023年6月于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战澳大利亚,获得满堂喝彩并且实现盈利,让业内外相关公司信心倍增。
然而在复制这条“生财之道”时,却意外频发。梅西与迈阿密国际队中国行,以及C罗与利雅得胜利中国行,均遭遇重大变故。梅西的球赛信息已经官宣,但是被迫取消,C罗人已到中国,比赛仍然“推迟”。
可想而知的是,相关主办公司一定程度上都背上了“必须盈利”的包袱,运作上也存在“内外脱节”的情况,广遭外界诟病和质疑。
据体育产业生态圈此前的报道,利雅得胜利队中国行的单场出场费约为1100万美金(约合8000万人民币)。通过相关票务平台信息和深圳大运中心的容量粗略测算,C罗中国行赛事需要卖出5万张门票(官方标价分为6档,最低380元,最高4580元),均价达到2000元左右才可以覆盖成本。
前述知情人士介绍:“最开始的预售阶段,C罗比赛的球票销量还不错,但到临近比赛前,其实各销售渠道上还是有不少高价位的余票,并且有一些打折票出售。所以票房收入到底如何现在不得而知。而就整个项目而言,票房收入或许还不是最主要的,B端的招商收入更为关键。”
体育业内的说法是,本次赛事不少赞助商的投资都与C罗出场“挂钩”。如果C罗无法出场强行办赛,主办方或许赔得更多。所以C罗中国行延期而不是取消是否与此相关,因涉及商业机密当前无法证实或证伪。
在赛事运作方面,广东省卓建律师事务所文娱体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丁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涉外商业体育赛事过去其实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在办赛层面,还是商业开发层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罗球迷手持球衣合影 图/视觉中国
“对内而言,办赛首先是要注重流程合规。任何引进的商业体育赛事都属于大型活动,需要有各级部门的审批,工作协同。相关的立项工作售票营销等,都需要留足档期和周期,切不可以豪赌的心态,不按流程冒风险。”
“对外而言,中国的体育产业人士需要和外国同行‘同频对话’,在营商理念和合约方面达成一致。”丁涛表示,“当下,对于足球和一些体育项目,中外的理解由于环境的不同存在差异。例如外国球队普遍很纯粹,在商言商,接触的时候,外国的理解普遍是过来踢一场友谊赛热身赛,和中国的强队过招,顺便来开发一下中国市场。外国人也知道中国是看重明星效应,但是他们的本意还是以足球为主,或许不愿意仅仅将其包装成为一个粉丝见面会,用娱乐化的方式去运营。”
“另外,当前短视频和直播带货大行其道,外国球星参与其中,能获得很好的流量效应的确不假。但外国球星的契约精神,版权意识很强,肖像使用的条条框框,相关的商业权益,在合同签字前可谓是‘锱铢必较’。反观很多网红平台有太多‘低成本蹭流量’的行为,会让外国人觉得咱们的商业不规范,不规矩,难持续。”丁涛指出,其实,体育产业的相关商业行为和作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体育的形象”。
作者:叶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