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6月24日电(记者沈汝发)“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工业软件已经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工业领域的核心环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工信部电子五所总工程师万举勇说,截至2023年底,我国工业软件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2.2%,整体呈现上升发展趋势。

  他是在6月24日举行的2024南京软件大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当日,工信部电子五所副总工程师杨春晖在大会上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2023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约2414亿元,同比增长12.3%。

  “工业软件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说,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价值链高端,工业软件必不可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的应用开发使用是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南京,软件及相关产业资源集聚基础雄厚。据南京市工信局介绍,2023年,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超8000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工业软件培育库重点企业155家,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规模占全省比重超过40%。

  南京24日启动“宁开云”自主可控软件开发工具公共平台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关键软件基金俱乐部等平台,并发布一系列支持工业软件的专项政策。“南京作为工业重镇和软件名城,将加快把工业软件打造为南京的优势新赛道。”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与会人士认为,我国工业软件总体技术仍然较弱,关键技术缺乏,产品供给能力不足,企业小散弱的现象仍然存在,同时还面临应用推广难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杨亚俊说,要持续巩固产业基础,加快培育开源生态,加速软件规模化的应用。与此同时,加强规划指导和标准引领,加大对相关企业的政策支撑,汇聚产业发展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