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不仅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也要通过“人工智能+”在产业方面的强大技术渗透力和创新力,更好赋能未来产业,产生高质量发展效应。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集合,主要包括数字产业的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深海空天产业的无人飞行器卫星互联网深远海工程装备等,生物产业的基因诊疗脑科学等,低碳产业的储能碳捕获碳存储等。未来产业不仅能更好满足人们现有需求,创造新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还可以提升新动力,引导经营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方向聚集,催生更多的新产品新业态,更能拓展新空间,通过前沿技术帮助人们不断突破认知极限和物理极限,增加新的发展机会和盈利空间。

  当前,未来产业日益成为衡量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博弈的新赛道。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是我国顺应国际形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方式。

  了解了什么是未来产业,那我们更要回答“人工智能+”为什么能够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催生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前沿技术领域,是对已有技术创新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颠覆性技术创新,从机械化电气化到信息化发展,本质上都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解放,而人工智能则是对人类智力的解放。人类的创新潜能,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了飞跃,这种融合数据算力算法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进行产业化应用,也即“人工智能+产业”,必然引发产业形态变革,成为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未来产业。

  另一方面,未来产业作为颠覆性技术产生的新兴产业,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究竟哪些产业具备未来产业特征拥有持续发展能力,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人工智能的识别助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能力的超限拓展,及时准确地对海量产业数据市场数据研发数据进行分析,从供需角度技术角度风险角度精敏识别并预测产业发展前景,从而在不确定环境下从形形色色产业门类中筛选出真正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未来产业,为高效配置未来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就具体产业而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无不是“人工智能+”的引领杰作。类脑智能产业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场景,其以大脑的神经机制和认知行为机制为模仿对象,通过计算建模手段和软硬件协同实现模拟大脑功能器件的物理呈现,从而产生模拟人体感认知决策控制机理的类脑智能机器人产品,并通过类脑芯片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在自身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变革。量子信息产业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海量数据计算,而人工智能正是实现高效数据运算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网络产业必须发挥“人工智能+”的融合开放功能,实现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等的产业化应用与发展。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各种未知环境,运用机器人提供导航和决策,依靠算法识别基因数据,采用实时数据分析预测电力需求并动态调整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周期等,引领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储能等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前沿技术突破,进而加速产业化的过程。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全球优势,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丰富的数据资源。拥抱人工智能,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大有可为的前提是形成应用合力。围绕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核心要素强化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带动未来产业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打造未来产业技术应用平台,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可控为前提,搭建政产学研用的开放创新合作网络,拓展技术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在未来产业发展中高效转化。

  基础是打造联动格局。大力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领军企业,以集群式发展推动未来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提升链主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开展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上的引领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参与未来产业全产业链体系,扶持人工智能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其在未来产业技术识别市场应用前景判断方面的优势,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促进未来产业领域大中小企业“人工智能+”的协同联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实现未来产业从技术端产品端到消费端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还要注重强化发展效果。因地制宜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产业,依托产业特色统筹推进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加大对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构建系统多元技术领先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标准化体系和服务体系,强化赋能效果。

  (蓝庆新 作者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