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众多中国文化企业扬帆出海,受众日益增多,不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日前,浙江大学“求是智库”出品《文化企业出海影响力评估体系与指数报告》,展现了中国文化企业出海的特点。
电视剧《长风渡》英文海报。 爱奇艺供图
2023年9月,在安徽合肥举办的文化贸易投融资博览会上,“徽帮裁缝·时光典藏非遗华服秀”正在展演。 袁 兵摄(人民图片)
展现中华文化之美
对中国文化企业来说,优质内容是出海赢得更多受众的根本,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则是文化产品创作的不竭宝库。近年来,一批既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作品,以年轻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影视语言展现出独具韵味的东方之美,赢得了海外观众的喜爱。
融入织造技艺中国布料等非遗文化元素的《当家主母》打入东南亚及南亚市场的同时,通过VIKIYoutubeFacebookitalkODKTVB等平台登陆北美;以“戏中戏”讲述非遗传承故事的现代题材剧《正好遇见你》先后与韩国CNTV日本NHK公共频道达成合作,剧中着重展现的花丝镶嵌缂丝沪式旗袍玉雕陶瓷木版水印等非遗文化在国际舞台大放异彩……这些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影视剧,在海外市场独树一帜。
惊艳的裸眼3D巨幕童话般的“汴幻灵境”……河南开封“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根植传统文化和当地的深厚历史,打造沉浸式数字艺术空间,亦真亦幻唯美浪漫。自设立以来,该基地先后组织推动文化艺术品出口到德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摩洛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双创园’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国际化经营,已成为文化走出去的新载体。”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3年9月,2023文化贸易投融资博览会在安徽合肥举办,共有来自国内外约1000家企业参展,集中呈现万余件文化产品及多项特色艺术技艺。文房四宝制作技艺非遗华服秀陶艺制作体验庐州插花展演制香展演传统豆腐制作等特色体验及展演令观众难忘,各种国潮文化展品引人瞩目。
深入挖掘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中国文化企业正在向世界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也让世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喜欢中国。
体现不同文化共性
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才能让文化企业出海走得更稳。
近年来,中国古装电视剧在海外流行,这些具有独特意蕴的作品赢得了不少海外观众的喜爱。体现家国情怀的《长风渡》刷新了“爱奇艺”平台的热度涨速纪录,并以英语泰语韩语日语西班牙语等10种语言在全球播出,引发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积极讨论;以民国时期的家族兴衰为故事主线的《传家》通过展现中国传统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纠葛等,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融入剧情和人物塑造,增进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这些作品在海外收获大量观众的喜爱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离不开对不同文化共同性的关注。在文化符号和文化气质上,这些作品有着鲜明的中国风,这是一重吸引力;对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则体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共性,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够受到触动,这是另一重吸引力。
浙江大学教授吴飞表示,今天谈论文明交流互鉴,就是认为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明方式是可以相互对话可以互鉴的。“共通”强调的是连接的状态,强调的是共在共享和平等的交互。包容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因此,我们要承认和尊重文化间的差异,进而更好地彼此理解。
科技赋能产品创新
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经典动画形象葫芦兄弟美猴王一起走上电影节红毯,在全景VR模式中360度切换视角观看海底世界画面,通过线上直播让传统京剧走向海外……如今,伴随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企业不断探索让科技助力文化出海的新路径。
京剧是世界闻名的中国传统艺术。当古老的京剧“牵手”线上直播,新技术为传统艺术带来了更多受众。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联手京剧名家,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让中国传统京剧走入日本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在日本的直播中,装扮身形表演所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让一位日本老艺人非常感动,他还现场学习了其中的一个唱段。
线上演唱会云展览云音乐会……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文化消费模式创新,文化消费从线下移至线上,丰富了消费场景,也催生更多虚拟文化产品。数字技术加快文化产业内容模式业态和场景创新,不仅提高文化产品的设计和内容创作效率,让文化生产更快速更便捷,也催生文化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文化产品展现方式,使文化内容可视化互动化沉浸化。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为文化企业出海带来更大的驰骋空间。通过算法技术挖掘海外市场的文化偏好,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数字人等技术提升文化生产效率,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能否运用新技术为文化企业生产降本增效,将成为影响企业出海的关键因素。
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海底种植珊瑚的全过程通过5G+8K以及VR技术转播到东南亚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将海底的直播画面实时转播到电视端和移动端产品中,以情景化的全景VR模式讲述丰富的海底动物珊瑚礁海洋生态海洋环保等内容,将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规律,推出更符合用户收视习惯的内容,有利于将内容与收视偏好相结合,为文化产品传播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