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存环境,影视文化网络小说等大众文化极大地挤压了文学经典的生存空间。在读者人数骤减的境况下,传统文学经典会有怎样的命运?它会在大众文化社会中消亡吗?或它将以怎样的方式发挥作用?批评家吉洛利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可以同至少三种语境相联系:它的意识形态,它的写作策略以及社会现实”(《意识形态与经典形式》)。近年来兴起的文学经典问题的讨论皆依此展开:一是关于经典形成问题的讨论,探讨影响经典形成的各因素,如文本的美学特质艺术技巧;二是关于文学经典的功能分析,探讨经典在当代的存在可行性,分为两个派别,或认为经典是旧有权力的承载物,需予以彻底解构;或认为经典在当下仍有转化利用的空间,主张对其解构后再建构。本文拟在中国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探讨传统经典的生存状况。
大众文化“围剿”下的文学经典
大众文化在现代传媒的推动下发展迅速,构成当下中国社会的一道文化景观。大众文化消解了精英主义视角下对宏大叙事的关注,聚焦于形而下的日常生活。文化的定义也由人类智慧和文明的凝聚物,扩大到指各种生活方式和表义的文化实践。在世俗化的社会中,一切生活方式都可以用文化来指称,而娱乐性成为衡量一切文化产品的标准,对快感的追求取代了对意义的追问,对快餐式无深度文化的推崇成为消费时代的主导。传统经典以文字为主要载体,要求从抽象的想象性的阅读方式,对于读者的独立思考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在讲究时效性的浮躁社会中,具有“灵韵”的个性化原创文本以及细读阅读方式,已为机械复制时代的大众狂欢所代替。
文学经典受到冷落的关键在于读者的流失,而作为经典接受者的读者审美心理趣味及思维方式的改变则是经典读者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当代社会对文化产品实用性的追求,与传统经典提供的无功利性的理想世界构成了读者选择上的矛盾。经典的可利用与否是其在不同时代能否被认同进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的重要标准,在读者看来,传统经典不能为其生活提供实际性的帮助,所以就不再成为必读书目。文学经典都是在一定的权力机制下生成并传播的,不存在纯粹的文学经典。所以经典与其流传时代的社会价值的关系就决定了其在特定社会的命运:“五四”时期的中国传统经典在批判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下岌岌可危,而抗战时期对文学阶级性的强调又使得具有高度美学特质的文学经典被漠视。这种对当下有无可利用性的功用逻辑,其实即经典与权力的关系。这种权力不一定是政治或文化的操纵者,而是某一时代的特定价值观念,对这种“权力”有无利用价值,是经典在每一时代必要经过的考验。当今时代以娱乐实用性的价值为核心,传统文学经典那种前现代的精神建构在这种价值看来并无实用性,因而遭遇了表面上的冷落。
文化转型是文学经典被冷落的必然
经典被冷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固然密不可分,但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文化造成的信仰和价值失范,却是造成经典当下处境的根本原因。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表现在文化领域即是价值观念由政治目的论意识形态向消费文化转型。政治意识形态占据主导的社会以集体主义范式为道德信仰核心,而消费社会则是注重个体的社会,集体主义话语让位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消费关系已成为人的基本生存维度的社会条件下,健全文化秩序的缺失导致经济上的买卖关系渗入人际交往,对利益的追逐成为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人文关怀的失落成为社会普遍的道德缺失。作为符号文化体系的文化产品,本身也代表了一种社会秩序,大众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地位颠倒,也旁证了当代社会文化秩序的失衡。
作为社会文化的表征形态之一,文学是作家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是作家在具体社会环境和公共群体中与他人共有生存世界的方式。作家选择文学作为与他人交往的媒介,也是因为文学创作本身就体现了人的公共生活和行动特征。公共空间环境的恶化,如商业化世俗化等,必然会造成作家参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而反映到创作中来。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当代文学,也就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文学的关注重点也就向日常生活细节,甚至走向对猎奇窥私的展示。文化转型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失范使文学开始向媚俗跌滑:作家的角色意识由拯救向虚无倾斜,启蒙理想和道德精神失落,商业目的成为作家的价值取向。文学经典提供了超越性的理想境界,为人们勾画了高于现实的艺术场景,对人的价值信仰都有教育作用,这种价值观念下的文学经典在转型时的中国社会遇冷也实属正常。
转型期的文化具有各种不足,更应激发人们对价值完善的向往与追求。价值重构在此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文化转型最终必须通过价值重构来完成。价值重构的主体是人,本质是人的思维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主体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文化现代化也就成为其题中之义。由价值失范走向价值重构已初现端倪,当前国人价值观正朝多元化,重个性等价值追求迈进。文学在这一过程中应发挥人文关怀的作用,以民族传统中优秀的价值信仰与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帮助建立社会统一的文化认同模式。藉助自身的话语特质重建人文家园,也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对文学的必然召唤。在重建人文精神的过程中,文学经典虽遭遇冷落,但反过来其蕴含的优秀价值信仰也为文化纠偏提供了开发空间,文学经典也可能大放异彩。
文学经典发生作用的可能性
中国文化转型期道德理想主义向个体价值的突然转变,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失落,使文学经典遭遇危机的同时也蕴含着新的机遇,经典在美学意义社会意义及利用新文化形式等方面有望再获生机。
在美学意义上,经典达到了非经典作品难以企及的艺术技巧或思想高度,为文学创作学习提供了示范性样本。同时,文学作为最古老的审美方式,是最具原创意味和基础意义的艺术,“文学性”几乎成为衡量一切叙事艺术的通约。此外文学是人学,只要人类的情感和良知不灭,文学就不会消亡。作为文学精品的文学经典更不会消亡,会以其美学规范不断滋养影响着其他文本。对经典进行美学或艺术赏析或评估,张扬经典美学标准也是西方学者关注的话题,如弗兰克·克莫德认为,较老体制下的文学批评方法都承认经典具有特定的文学品质,只是在认定经典的方法上存在差异,而较新的元批评体制却禁止这样的活动,并用来自诸如语言学政治学人类学等描述和分析的方法来替代。他认为应将提供愉悦作为经典的必要条件,人们要重新关注文学作品的形式特性与审美性质。哈罗德·布鲁姆也在《西方正典》中指出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标准是美学的,决非政治和短期功利可以左右,他认为反对传统经典的言行,实际上是以随时代变化的政治标准和小群体的功利考虑来取代美学和艺术的永恒尺度。
经典发挥作用的方式是多元的,不仅具有美学上的意义,还具有社会意义上的文化再生产功能。文学经典中暗含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往往成为一代人的生活信念与理想追求,在文化转型期的中国,对于价值失范下的个体,经典中包含的积极乐观的精神良好的人格修养完善的道德意识等都会对社会公共价值发挥积极作用。对于生活阅历有限的读者而言,阅读经典更是拓展人生经验的重要方式。文学经典是人类的文化精品,多包含着作家对理想世界的渴望与追求,高扬人文关怀的价值维度,文学经典在今天的价值重构过程中仍具有示范性价值。
大众文化时代影像占据了文化消费的大部分空间,其兴盛与文学的没落是同步的,但文学的没落不等于文字与思想的没落,影像更多地承担了公民教育的功能。影像文化常以文学经典为资源,文学经典也间接地承载了社会教育的功能。而在当代流行的影视剧中,对于文学经典的改编则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些影视剧的不断出现证明了其在观众中拥有的高度认知度,更为深层的则是观众对这些影视剧的母本——文学经典十分熟悉。文学经典为影视文化提供改编资源,而影视剧的热播又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经典的传播,先看影视改编再读文学经典已经成为许多人的习惯。文学经典在影视文化中获得了新的生机,二者之间实现了良性互动,彰显了经典在新时代的生命力。
王阳炀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外国儿童文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