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腊八节源自古代的腊祭和蜡祭。

腊祭和蜡祭时间接近,逐渐合二为一。

佛教传入中国后,融进了佛教的“佛成道节”最后形成了“腊八节”的习俗。

喝腊八粥的习俗取代祭祀习俗,成了腊八节的节日标志。

腊月的腊在古代是一种祭祀名称,和腊肉的腊不是同一个字。

腊月的腊在古代写作“臘”,读作[là]。而腊古代读作[xī],意思是干肉。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记载:“臘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也就是说“臘”指的是,猎取飞禽走兽,用来祭祀祖先。

蜡烛的“蜡”古代写作“蠟”,读作[là],指的是固态的油脂。

而古代“蜡”读作[zhà],也是一种祭祀名称。

《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

这里的腊八不是指的腊月八日,是说天子的蜡祭,主要祭祀八种神。根据这段记载,伊誊氏开始才有蜡祭。蜡就是索的意思。一年的十二月,把农作物有关的神都祭祀一遍。

蜡祭的八种对象是:先啬司啬农邮表虎(猫)坊水庸昆虫。先啬司啬农是农神或者是发展了农业而有功的先民;邮表坊水庸代表农业基础设施;老虎捕食野猪,猫捕食老鼠,有利于农业;昆虫是希望它们不要成灾。

有学者认为,由多种杂粮混合熬制的腊八粥,就是这种农业祭祀的传承。各地的城隍文化源自水庸祭祀。

由于腊祭和蜡祭都在十二月,汉代的时候,两者已经被混而为一了。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腊祭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腊祭这一天被称为腊日。

汉代之前,古人虽然会在腊月举行腊祭,但具体日期文献没有记载。

秦汉时期,腊日已经成为一个节日,有假期。

到汉代时,腊祭定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

《说文解字》明确说:“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

东汉蔡邕《独断》中说:“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南北朝时期,腊日节已经固定在腊月八日。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荆楚岁时记》明确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隋朝以后,腊日进一步固定在腊月八日,《唐会要》记载:“太和七年十二月八日季冬,蜡祭百神。”

当时的腊八,除了祭祀祖先和农业神,还有击鼓除疫的习俗,喝腊八粥的习俗还没有形成。

佛教在汉代时期传入中国后,佛祖得道的传说逐渐与腊日节联系在一起。

敦煌藏书《时文轨范》中记载“腊日:嘉平应节,蜡腊居辰。良祠黄石之时,野折如来之日”。

“野折如来之日”指的是佛祖得道之日,也就是唐宋相交的时期,两者已经开始关联到一起。

喝腊八粥在民间形成习俗是宋代的事情。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宋代诗人《腊八日书斋早起南邻方智善送粥方雪寒欣然尽》写到:“腊月八日梁宋俗,家家相传侑僧粥。”

可见到宋代,寺院腊八煮粥分食,已发展成为民间习俗。

元朝直接废除了腊祭。明朝也继续废止。清初入关前后,曾短暂恢复“八蜡之祭”,乾隆期间彻底废弃。

元明清时期,腊日节祭祀的习俗逐渐消退。腊八节则受到佛教深度影响,杂糅腊日习俗的节日,正式取代腊日节成为传统节日。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也流传至今。

然而,腊月初八是佛成道日的说法,其实是佛教传入中国本地化后产生的。

关于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各部经论的说法都有所不同。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三月八日,三月十五日等不同说法。

中国古代学者佛陀生时相当于中国的西周,或认为在春秋时期,当时的历法是周历。

学者们解释,周历二月就相当于农历十二月。

二月八日就是农历腊月八日。

藏传佛教中,佛陀的成道以及涅槃均为藏历的四月十五日,这一天也叫做萨嘎达瓦日。

而南传佛教国家一般认为释迦牟尼佛诞辰成道涅槃都在五月月圆日。

所以,腊八节和佛教的“佛成道节”的合二为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的产物。

兼蓄开放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是传统文化能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