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五彩大凉山 狂欢火把节">

火把节狂欢夜。

<h1 class=五彩大凉山 狂欢火把节">

美丽的女子集体歌舞“朵乐荷”。

<h1 class=五彩大凉山 狂欢火把节">

火把节期间的民族服装走秀。

<h1 class=五彩大凉山 狂欢火把节">

彝族传统式摔跤。

<h1 class=五彩大凉山 狂欢火把节">

彝族赛马讲究飘逸快捷。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委宣传部供图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祖国西南的川滇交界处。州府西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举世闻名的航天城“月亮城”。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凉山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浓的节日,传达着热情奔放的生活态度和质朴深沉的生命观念,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五彩凉山,夏季清凉。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如期而至,欢乐精彩上演!2024凉山彝族火把节于7月29日晚激情“点燃”,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历史悠久风情浓郁内涵丰富的东方狂欢节,感受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魅力与活力。

2024年凉山彝族火把节,通过“1+N”方式(“1”即西昌市主会场,“N”即其余的16县市),以“激情火把节·最炫民族风”为主题,开展主体活动及配套活动。星月湖开幕式天天火把节暨音乐美食季彝族传统选美决赛精品节目展演……特别是7月29日在西昌城区举行的火把狂欢夜活动上,八方来客一起见证10万人共举火把的盛大场景。

火的民族,火的狂欢,相约火红未来!

都则:激情的火把

火舞凉山,彝风传承千年。

千年火把,点燃火的激情。

火把节,是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在彝语中称为“都则”,“都”是“火”,“都则”是祭火的意思。

由于彝族人口众多支系庞杂分布地域广,有丰富的火把节传说。关于火把节的由来,有很多版本,其中在彝族人民当中流传最广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天上有个凶神叫斯热阿比,奉天王安天古兹之命,每年都到人间收租催税,激起了彝族人民的反抗。为了战胜凶神,大家推选了一位叫阿提拉巴的英雄同那个凶神作战。拉巴和凶神斗了九天九夜,终于杀死了凶神,为民除了害。天王闻讯大怒,就下“天虫”吃庄稼,妄图把人们饿死。此时正值洋芋结薯荞麦开花苞谷“背地”之时,铺天盖地的“天虫”吃了三天三夜,眼看庄稼就要毁于一旦。人们决定高举火把,烧死“天虫”。于是,彝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举火把烧“天虫”。火把举了三天三夜,烧死了大部分“天虫”,保护了庄稼,夺取了丰收。少部分“天虫”躲进了庄稼地,为了预防它们再次贻害于民,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高举火把。这样年复一年,形成了今天的火把节。

对火把节的盛况,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有吟咏。正如元代诗人文璋甫诗所描绘:“云披红日恰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

明代科举状元杨升庵于火把节夜宿西昌泸山,他看到火把狂欢夜的热闹场景,一时诗兴大发,写下了《泸山观火炬咏怀》:“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把彝族火把节万人狂欢烈焰飞溅的盛况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感人。

火把节到凉山,不仅可以亲身感受“火的民族”那火一样的激情,还可以深入了解彝族人民独特的历史文化人文资源美食美景等。彝族谚语说,“觉里都阿厄阿达,史里都阿厄阿达”,意思是,人生在世时离不开火,去世时仍然离不开火。

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点燃的不只是激情,更是不灭的希望。

节日:狂欢的盛宴

清凉夏日,燃情火把。

纵观凉山,将火把节这一古老民俗保持得最完整最隆重最具特色的地方,非布拖和普格两县莫属。

普格是彝族火把节之乡,也是整个凉山火把节开启点燃第一支火把的取火圣地。而布拖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地区,集中展现了彝族火把文化之精髓。“中国彝族火把节文化之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口弦之乡”“彝族银饰之乡”等响亮的名片,让人心向往之。

凉山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祭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第一天:祭火。家家户户宰猪杀羊,端出五花八门的肉食,盛满又香又甜的米酒,先祭祖,再品美食。当夜幕降临之际,老人在火塘里点燃火把交给儿孙,持火把者先在自家屋里每个房间转一圈,再到自家田地里转一圈。人们举着熊熊燃烧的火把,绕山间游田野,以示除灾害,祈求来年丰收。

第二天:玩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赛马摔跤唱歌斗牛。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乐荷”“达体舞”等。在这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族选美。按照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彝族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山鹰”和“索玛”。夜幕降临,一对对青年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情思。

第三天:送火。这是彝族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巨大的篝火,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载歌载舞。

火把节的三天三夜,活动各具特色。当火把照亮群山,照亮村村寨寨,星火闪动如璀璨星河时,谁见之而不会心动呢?当激情的篝火点燃,在人海中牵着爱人的手,和着欢快的节拍,跳起“达体舞”,万人空巷的全城狂欢,谁参与其中而不喜欢呢?

在这喜庆的节日里,少男少女们点燃“爱的火苗”,传达浓情蜜意。姑娘们穿着自己缝制的衣裳展示灵巧的手艺,小伙子在种种比赛和表演中,博得姑娘们的芳心及微笑,也借着通宵欢歌狂舞,互相表达爱意。

备受期待的火把狂欢夜主会场,于7月29日晚在西昌市航天大道东延线举行。现场设置长约3公里的活动区域,搭建60个小火堆,2个大火堆。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彝家阿哥阿妹身着节日盛装,围成一个又一个圆圈,跳起欢快的“达体舞”。美丽的西昌化身歌的海洋舞的海洋狂欢的海洋。

火热夏日,满山花儿在等待,彝家儿女欢迎远方的客人来到大凉山,来到西昌,享清凉一“夏”,畅玩火把狂欢节,体验最炫民族风。

非遗:活态的文化

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标志性的象征符号之一。

从对火的崇拜到火把节的起源,从火把节的狂欢到如今火把月的盛宴,“火”文化一直在凉山传承和发展。

早在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火把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火把节不仅包含了彝族的火崇拜原始崇拜以及歌舞乐等诸多文化内涵,同时还包含了彝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生产生活习俗禁忌习俗以及饮食服饰等传统文化。

凉山州委州政府立足于将凉山彝族“火”文化推向世界,于1994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火把节这一古老的节日,早已经成为凉山对外开放文化经贸交流民族团结的盛事。

火把节的整体性保护带动了凉山非遗事业的进步发展,2019年,凉山彝族火把节被评为“非遗与旅游融合十大优秀案例”之一。

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彝族原生态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凉山非遗资源丰富民族特色鲜明,截至2024年6月,共拥有20项国家级138项省级和34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些数量众多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构成凉山独具魅力蔚为壮观的文化宝库,不仅是彝族儿女呈现给世界的礼物,更是凉山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

如今,火把节这一延续千年的传统,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融合中得以传承,古老传统与现代风情互相交织,绘就一幅生动的民族文化长卷。

精彩纷呈的火把节流光溢彩的彝族刺绣省级非遗“朵乐荷”艺术奇葩“达体舞”实景火秀“阿惹妞”……火把节,年年过;“火”文化,日日新。

跨界融合创新,凉山“火”文化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闪耀出夺目光彩。“火”文化越来越火,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千年非遗“潮”起来!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Copyright © 1997-202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