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毕业典礼打人的闹剧,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图源网络

复旦毕业典礼打人的闹剧,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文/深圳小树

昨天,一则复旦学生在毕业典礼上出手一击,打了给他们颁发毕业证书的教授的视频,在网络疯狂传播。今天,学校也在各大媒体正面回应,说事情是有的,还在调查中。

复旦,国内一流名校,堂堂名校毕业典礼上,那么多学生与家长举校同庆的日子,事情发生的过于闹剧。事件主角,来自台湾的夏同学,他一系列疯癫言行,被暴露了出来。

我去细细扒了,觉得这个同学的遭遇,真是又可怜又可笑,还有一点点同情他。

他从2024年元月份就在自己申请退学了,洋洋洒洒写了4-5千字的退学书,理由充分与详实。后面花样作死,在考试时交白卷不说,还在试卷上写了侮辱性言论,想破坏学校的规则让学校开除他。

复旦毕业典礼打人的闹剧,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他都没有退学成功,学校还是对他V稳,帮他顺利拿毕业证,去北大保研的名单里还有他。这就发生了在毕业典礼上,他要打院长的一幕。他冒着进去看守所里去蹲十五天的风险要出这口气,打错了人,自己后面又道歉。

吃瓜群众听说复旦的学生打老师了,都涌了过去围观。大家以为挨打的是另外一个在网络上很出名的网红大V,张V V老师。张老师要是被打的话,可能是大快人心的。替院长挨打的是另外一个无辜的教授,据学生说,这位教授再晚都会回复学生的问题,人品很好,被误伤。

疯癫,实在是疯癫。一所大学,经历四年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理应是该成全一个学生成才,为什么会把夏同学塑造成如此疯癫的?

复旦毕业典礼打人的闹剧,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他的退学信里面讲述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也是很多大学普遍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复旦是要反思的。其他的大学也是要重视。复旦这些年流年不利,之前出现青年教师升职无望杀人的血案,现在又是学生打老师,这中间的体系的僵硬与僵化,可见一般,才会激化矛盾,激化出人性的恶意来。

激化出一个法学生用暴力来出气,让自己的母校出丑。

一开始,夏同学还是对学校怀有一定的理想主义,举了若干的理由。最后这一年,失望透顶,他在文章中把复旦大学叫混蛋大学,耻于为伍,闹着要退学。他想退学,学校以家长不同意的理由没核准。环顾四周名校,当年乔布斯从耶鲁退学,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退学。一个成年大学生自己做的决定,是不需要家长签字同意的吧?

成年人不能自由进出的地方,需要家长或是家属同意的,那就是带有强制意味的精神病院或是监狱吧?所以,他的各种作妖行为,可以视为他在“越狱”。

复旦毕业典礼打人的闹剧,世界是个草台班子

所以,这哥们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了。他最后也写了,退学是反抗家长对自己的控制欲,是父母让他非要呆在学校。学校听家长的,不听学生自己的心声,学校就成为家长的帮凶了。

前面二三十年,上海住了二三十万的台商,都有一个大上海梦。很多家长真的是对于上海的第一学府——复旦大学有相当的好感。他们利用港澳台学生的身份优惠,让孩子来了复旦读书。学生当初也是对学校有着理想主义的期待吧。

他的表现还是想在学校里学到真材实料的法学专业的知识,连别人谈恋爱都看不惯。

他讲的具体的例子,也可以理解,比如,他说两个校区之间的穿梭很浪费通勤时间。

我之前经常去上海出差,一呆半个月,对上海的交通深有体会。这是大学扩张以后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好多大学在城市的东边,西边,各一个校区。看上去只有半个小时的路程,校巴之间的穿梭,因为堵车等问题,往往要多耗费两个小时。

有的学校分系别是在不同的校区,有的是本科生一个校区,研究生在不同的校区。可能这个台湾学生,把他住宿放在条件更好的留学生公寓吧?才会有在两地校区间的奔波。我也不清楚复旦的规划,有的是新生在新校区,大三才搬回老校区的。

我们在90年代的大学校园里,学校也很大,方圆几公里,骑自行车还挺方便,吃住行都解决了。现在的大学,大到跨城交通,我在上班后,去各城市出差时,以前喜欢跑去大学里玩。

去上海时,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较美,还去过好几次。大部分大学,没有自行车,用脚力去走的话,真的太大了。现在的大学管理的也是很严苛,一般只有教师可以开车,学生不能开车,不能用电瓶车。校巴的班次又少。不在其中,很难体会那种痛苦。

有的人会反驳,大部分人都受得了,凭啥他那么娇气。他是一个台湾的学生。台湾家境好一些的都送孩子去欧美名校。台湾的明星小S,伊能静,都是把孩子送去美国读书。他们比较对标的国际名校。他的失望正是对学校的高标准严要求造成的。

在这一点上,他跟家长有分歧。他在学校里面对各种不爽的时候,情绪就被放大了。复旦现在的回应是在调查中,往往这种调查都不会有后续的,就等着下一个热点出现,让大家不再关注了,散了散了。另有网友表示该男生已被北大录取。北大方面回应已关注到相关情况,说当事学生此前曾通过“申请考核制”方式报考北大医学部硕士研究生,目前处于思想品德考核期,并未被录取。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每天都在上演闹剧。张爱玲说的好,名校的袍子一翻开,怕不是里面充满了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