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16日)下午,话题#这次河南暴雨有一定极端性#冲上微博热搜,不少媒体报道时将“暴雨有极端性”表述为“极端暴雨”“极端强降雨”。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这些说法准确吗?应该如何表述?

一、暴雨有极端性能说是“极端暴雨”吗?

7月16日,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升级发布农田渍涝灾害高风险预警。中国天气气象分析师唐晓静表示,未来2天河南南部和东部仍将有持续强降雨天气,其中西南部一带累计降水量仍有明显极端性,且夜间增强特征显著,持续强降雨可能引发城乡内涝、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对此,央视新闻报道称:预计未来10天河南降水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暴雨落区重叠度高,且有一定极端性,全省大部农田渍涝灾害风险较高。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然而,一些媒体却将“极端暴雨”写进了报道。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降水量“有极端性”能直接说是“极端暴雨”吗?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新媒体中心主任段昊书介绍,在气象学上,会根据一定时段内的降水量级,将暴雨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三个等级。一些媒体报道中使用的“极端暴雨”一词,并非源自于对降水量级的分类,更像是来源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概念。

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其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或10%。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可以分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几类,其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

在一些天气事件中,某些地方(气象站点)测得的雨量突破了历史极值,那么大概率可以被认定为“极端降水事件”。不过,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判定一般需要在过程结束后对比历史数据、综合评估其影响等。在该天气过程结束前,媒体报道时更科学、稳妥的措辞是使用“降水有极端性”来表述。

因此,现阶段对河南暴雨的报道使用“极端暴雨”不够稳妥。

二、怎样表述才严谨?

那么,什么时候能用“极端强降雨”?

气象学里一般用“降水”来表示“降雨”,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极端强降水”“极端强降雨”来表述。

一种情况:一个天气过程结束后对比历史数据、综合评估其影响等达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标准,媒体可以直接使用。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气象部门对于一次天气过程的通报中已经定义为“极端强降水”,那么媒体报道就可以广泛采用了。

比如,7月16日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称:河南遭遇极端强降雨,四川到江苏一带强降雨还将持续。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三、 这些气象新闻表述别用错

当暴雨、泥石流、台风、沙尘等灾害天气出现时,媒体也应注意相关表述的准确性。

1.不是“七上八下”而是“七下八上”

7月16日,中国应急管理报官微发布推文称:今天我国正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

什么是“七下八上”?

在气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国华北、东北地区降水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它还有个学名“华北雨季”。按照雨季防汛标准,有时候“七下八上”的“在岗”时间也可以延伸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大约一个月。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2.“降雨量”和“积水深度”不是一回事

衡量一场降雨有多大,往往需要有数据支撑。在气象上,度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用“降雨量”(或“降水量”)来表示。它指的是一定时间内,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日常描述以毫米为单位。

不过,“降雨量”和“积水深度”不是一回事儿。比如,某地区24小时降雨量为50毫米,但积水深度与地势、排涝等不同因素有关,同一个地区不同区域的积水深度,可能相差甚大。所以,一些报道中,拿“积水过两米”来质疑“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是极其谬误的。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另外,“降雪量”这个词是在气象领域不使用的,而是要等积雪融化后,测算其“降水量”。媒体上,在描述降雪程度时,用“积雪深度”这个词更为常见。“积雪深度”是指从积雪表面垂直向下到地面的实际积雪厚度,通常以厘米为单位。这是因为,相同降水量的两次降雪,其积雪深度不一定相同。

譬如,北方的雪通常含水量更低,更容易形成积雪;而南方的雪含水量更高一些,相比则不容易形成积雪。这就可能造成,在相同的降水量下,出现不同的积雪深度。

3.能在暴雨前面加“大”字吗?

觉得雨很大,就在暴雨前面再加个“大”字?这种形容词可不能随意加!

在气象上,对“暴雨”有着严格的量级规定。根据《降水量等级》气象国家标准(GB/T 28592-2012),暴雨按不同的累积降雨时间划分,有两种量级标准。同时,在暴雨量级之上还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两个等级,不能都统称为暴雨。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如下图所示,“200毫米暴雨”这样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如果24小时内降雨达到100毫米至249.9毫米,所属降水量级应该是大暴雨。如果是多日累计雨量达到200毫米,并非24小时内降雨量,则标题里不应该出现暴雨量级,应称为“累计雨量达200毫米”。

4.“人工降雨”?这种说法不对

媒体报道中,经常会出现“人工降雨”的说法,这样的表述是不准确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人工增雨(雪)。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科学意义大不相同。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人工增雨并非气象部门凭空造雨,只有满足自然降水的条件后,才能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晴天或天上的云很薄就不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只有当云系发展到一定的厚度,且云里要有一定的过冷水(低于0℃而不结冰的水)含量,云中要有上升气流,这样我们才能通过地面的高炮、火箭或飞机将催化剂携带到云中的有效部位,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5.气象灾害“暴发”,而非“爆发”

持续的暴雨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在形容山洪、洪水等突然发生时,宜用“暴发”。以下标题中“爆发”在此处使用是错误的。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暴发”有两个意义: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指洪水、疾病等突然发作。例如:山洪暴发,暴发海啸等。

“爆发”也有两个意义:①特指火山爆发。②(力量、运动、情绪等)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例如:爆发战争。

这两个词易相混,日常使用中需要仔细辨别。以下为正确用法: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我国气象学经典著作中,有一个重要名词为“季风爆发”。我国大部处于典型季风型气候,每年南海季风爆发都有着标志性意义。季风爆发突出其“突然”“猛烈”,加上语言学中的“约定俗成”原则,因而,涉及季风的,要用“爆发”,而非“暴发”。

6.防御台风不要简写为“防台”

台风来袭,多部门紧急联动防御台风,报道中简称为“防汛防台”的表述是不严谨的。台风二字不要简写,以下为错误示范,正确的表达就是“防汛防台风”。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7.“雾霾”不严谨,应用“雾和霾”

由于雾和霾都伴随着能见度下降,且经常相伴出现,一些媒体经常将二者合而论之,称为“雾霾”。但实际上,这样的用法是不准确的。从定义、组成物质、形成原因来看,雾和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天气现象,比较合理的称呼应该是“雾和霾”;一定要描述这两种现象,或其混合状态,应用“雾-霾”。

河南遭遇极端暴雨?天气报道别动辄“极端”

根据气象学的定义,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云雾滴(即水滴)导致的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这种天气现象就称为雾。而霾则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

8.不宜写作“沙尘污染”

沙尘天气本质上是一种自然现象,人为因素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尤其一些跨区域、远距离输送的大范围沙尘天气,多与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如寒潮、大风等有关。要阻挡风卷沙起,不是防护林等能解决的;人类要彻底消除沙尘天气,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因此,媒体在报道沙尘天气时,不宜写作“沙尘污染”。当然,植树造林等手段,对沙源地的生态治理仍有重大、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