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发布《关于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支持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全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西部陆海新通道支点城市。此举被认为是遵义乃至贵州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最新动向。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地处川、渝、黔三省接合部,北邻重庆市,西面与四川省接壤,坐高铁从遵义站出发,仅需1小时17分就能到重庆西站,为遵义与成渝地区往来创造了条件。

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夜游经济专业委员会顾问朱小玲曾在遵义、重庆两城生活、工作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遵义对于成渝地区有着不亚于省会贵阳的文化认同感,“遵义话有股重庆味儿,方言相似,文化相近,和成渝地区渊源很深”。

朱小玲认为,遵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助于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

在传统的区域合作框架中,同体量合作往往被视为理想模式,然而,遵义成渝地区在量级上并不对等,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过程中,遵义如何平衡区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合作,也将成为一大挑战。

为何是成渝?

自古以来,遵义与成渝地区存在着天然联系,体现在地理位置、历史渊源、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当前的发展合作等多个方面。

遵义全市7个县(市)与成渝地区毗邻。如重庆綦江区的南部,三面均被遵义的习水县和桐梓县所环绕。在历史上,遵义与成渝地区文化同源,同受巴蜀文化圈影响,具有民俗相近、文化同脉的社会发展特点。

长期以来,遵义与成渝地区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1988年,遵义便与包括重庆在内的多个城市共同发起了重庆经济协作区。此后,渝南、黔北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更加密切,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旅游产业建设发展。

近年来,随着遵义与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两边往来变得更加频繁。2006年,遵崇高速公路的开通,为遵义桐梓县面向重庆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契机;2014年成都—自贡—泸州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缩短了四川泸州和遵义赤水的距离;2018年渝贵铁路的全线开通,促使遵义进一步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同年,江津—习水—古蔺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为贵州开辟了新的出省通道,也成为连接黔重渝的重要通道之一,加速了遵义融入成渝经济区的步伐。

据悉,正在规划建设的渝贵高铁(重庆至贵阳高速铁路,途经遵义站)已进入招标阶段,预计“十五五”期间动工。渝贵高铁可将重庆与贵阳之间的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可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黔中经济区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遵义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也始终把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借梯登高的重大机遇,希望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形成全省发展重要增长极。

贵州第二城,要投靠“隔壁大佬”

遵义城市风光。图/视觉中国

值得关注的是,贵州与成渝地区的合作也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支持。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深化与黔中城市群合作,带动黔北地区的发展”。国务院2022年初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要求,“积极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交通、能源、大数据、文化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原副理事长、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遵义面临产业单一化、产业链较短、技术创新不足的困境,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他说,近年来遵义虽然在交通建设上有一定进展,但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人才吸引力有限,严重限制新兴产业的落地和发展。同时,遵义的产业辐射能力有限,面向全国市场的能力较弱,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更是有限,尽管有支持跨境电商的政策,但如何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仍是一大挑战。

周江指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国家战略,能够带动遵义融入更大区域的经济循环。与此同时,成渝地区经济体量大、产业配套完善,遵义可以通过“抱团”方式获得更大发展机会。“与贵州省其他区域相比,成渝地区的产业链更为成熟,遵义可借此机会提升自身发展质量。”他说。

专家:应错位合作

在贵州省内,遵义经济总量仅次于省会贵阳,且两者之间相差并不太大。

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遵义不仅要强化自身实力,更要通过自身发展促进区域合作,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其中,加强区域产业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升遵义的综合竞争力,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意见》中明确提出,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容,争取将遵义市主动对接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项规划重点任务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新一轮实施方案。支持遵义综合保税区发展保税再制造业务,加快中国(遵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化与重庆、成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资源共享。促进酱香白酒、辣椒、茶叶、吉他等特色产品出海,组织参加海外展会开拓海外订单。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成渝两地在遵义投资新建招商引资项目占比超过遵义市引进总项目数的三分之一。

然而,在不少受访对象看来,遵义在深化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合作过程中,仍面临一定挑战。一位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当前遵义市与成渝地区在综合实力上存在着显著的量级差异,因此,直接进行对等合作尚不具备条件。“当前两地的产业合作则更多地依赖于遵义市主动出击,通过向重庆、成都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或是共同建设产业园区等方式来实现。”他说。

贵州第二城,要投靠“隔壁大佬”

重庆城市风光。图/图虫创意

周江认为,遵义在融入成渝过程中,要坚持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理念。他说,遵义应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产业,如酱香型白酒、辣椒和茶叶等,与成渝的先进制造业和科技产业错位发展,形成产业互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避免与成渝地区的主导产业形成直接竞争。

以白酒产业链为例,周江指出,成渝地区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和物流网络,遵义可以通过深度对接成渝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酒类营销平台,推动其白酒产业的全国和国际化发展。此外,成渝的科技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可以应用于遵义的白酒生产和管理环节,提升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周江建议,遵义应进一步深化建立与重庆、成都的跨区域合作机制,共建产业园区、共享科研成果,以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这既可以避免资源向成渝过度集中,又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合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开放室主任卢伟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遵义与成渝地区在经济结构上存在一定互补优势,在对接过程中,应突出配套、合作与承接三个关键词。

他指出,当前成渝双城经济圈正致力于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高水平研发与生产制造基地建设。在此背景下,遵义应依托其已形成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进一步强化与成渝经济圈在该领域的配套协作,特别是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应用。鉴于重庆两江新区空天信息产业集群的初步成型,遵义作为拟打造以航天装备为核心的全国重要产业备份基地,应积极寻求与重庆空天信息产业集群的对接,推动制造业与平台的融合发展,实现资源互补与优化配置。

在合作层面,卢伟建议遵义与成渝地区建立多元化的合作机制,特别是要推动泸州-宜宾-遵义白酒金三角加工基地和赤水河旅游集散基地的建设,同时根据成渝地区的市场需求,打造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和生态畜禽重要农产品直供体系。

此外,卢伟还提到,遵义应积极探索与成渝地区技术成果共享互通,支持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跨区域合作产业园、外贸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和“飞地”型园区,重点围绕食品加工、电子元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承接一批项目转移。

“遵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过程中,面临如何准确把握与成渝各城市间的竞合关系,明确自身定位,推动错位分工,避免资源、要素和产业被成渝地区虹吸的挑战。遵义需特别关注成渝地区正在规划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融入力度,以避免在区域新产业竞争中落后。”卢伟说。

加强旅游合作

随着遵义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步伐加快,旅游合作成为深化交流的重要领域之一。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张玥唯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区域旅游相较于单一景点的优势在于,通过整合各类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全域、全时、全场景、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体验。

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双遗产”城市,遵义拥有赤水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海龙屯世界文化遗产。此外,还有湄潭凤冈万顷茶海、千里乌江画廊、“亚洲第一长洞”双河溶洞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贵州第二城,要投靠“隔壁大佬”

贵州遵义赤水丹霞佛光岩。图/视觉中国

从环境来看,遵义境内气候舒爽宜人,辖内桐梓县、习水县、汇川区等地,每年夏天都会迎来众多成渝游客前来避暑。据遵义地方媒体报道,今年1月至7月,遵义市接待成渝两地游客462.03万人次,同比增长36.29%,占省外游客总量的23.44%。

张玥唯认为,遵义应该抓住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机遇,梳理和深度挖掘遵义的旅游资源,并统筹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这不仅要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提升遵义与成渝地区的互联互通,还要改善旅游接待设施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她表示,未来遵义应从跨省区域视角出发,对旅游进行高站位、深层次的布局和规划。通过资源整合和项目串联,创造新的优势,实现区域的互助合作和协调发展。同时,遵义应立足长远发展,充分挖掘自身在气候、文化和特色产业方面的差异化优势,错位发展,更有效地承接成渝地区乃至更广阔市场的旅游辐射。

张玥唯还提到,遵义应主动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互通和经济联系,优化对区域的资源配置,加大对旅游行业相关基础设施和产业链的投入,扩大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占比,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优化区域经济和就业结构。特别是依靠中国(遵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文化旅游产品提供高效的物流支持,促进遵义与成渝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流通。

朱小玲指出,遵义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酒文化等独特资源。应进一步挖掘这些文化的内涵,通过创意策划和包装,将其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朱小玲建议,遵义继续加强与成渝地区的旅游合作,共同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和产品。通过整合各地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同时,结合遵义市的文化特色和产业优势,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旅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