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Photo by Amine m'siouri from Pexels

新年文章之后,不少朋友对《南方周末》那篇2024新年献词表达遗憾,有一些,甚至是恶评。

怎么看?

首先,南周的2024年献词是一篇好作文,即便逻辑上存在瑕疵(“不惑的底线”等概念指的是什么),有两大优点也非常突出,一是辞藻华丽,二是结构清晰(起—承—转—升—结),对于读者,尤其是高考生而言,这两点很有借鉴价值。

人们之所以失望,是相对于南周献词的高峰而言。1999年的献词《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树立了标杆,高出今天几个段位。2024年的献词,没有关注过去一年真实的社会情绪,没有安慰最大多数人受伤的心灵,自然就缺少了力量,却仍然试图“让无力者有力”,仍然试图让读者“泪流满面”,这怎么可能呢?人们不再习惯鸡汤猛灌。

那么,为什么没有关注到真实的社会情绪?为什么没有安慰最大多数人受伤的心灵?

原因也是客观的。一个人,一个集体,如果在过去一年都在呼唤文明和公正,与滥权和黑金交锋,与愚昧和无知鏖战,那么,到年底,他表达自己感情之时,就会自然而浓烈。说到底,只有先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只有自己先泪流满面,才能让别人泪流满面。但事实是,如今,许多人想不起来过去一年这家报纸做过了什么。而且,这种“想不起来”已经持续了多年。更多的人,看南周献词,是在咀嚼旧日时光,是一种怀旧。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来自于“献词”自身的属性。“新年献词”的本质,是情感的共鸣,需要的是带着真情实感的文字。可是,《南方周末》本身,是一个单位、一个机构,它可以承载情感,但却不能生发情感,情感只能在人身上生发出来,所以,必须找某一个人来主笔。可是,当一个人不是为自己写作而是为机构写作,要把个人情感带入职务作品,天然地难以把握其中的分界线、浓烈度和方向感。能写到今天这个水平,已相当不错了。

这种情况不只存在于报社。一个人,如果要把自己真实的个人情感完全地、义无反顾地注入一个单位,最终的结果,很大概率就是错付。

所以,我认为,不应过于指责南周。他们已属不易,至少,他们仍然希望能给大家传递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