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解比亚迪的善意,但如果站在美德和公益的角度,应该尽可能弱化品牌的存在感,去追求一种公共责任感。如果我是比亚迪的公关,如果非要介入这样的新闻,可能会作如此的表态:为这个车主点赞,虽然“比亚迪车主”这个身份让企业与有荣焉,但我们深知,车主的善良与正义感跟车的品牌无关,正像以往类似事件中见义勇为的车主开着不同品牌的车。我们愿意为鼓励这种精神作一点贡献,推动建立一个“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奖励在此类场景下挺身而出的英雄和好人。

比亚迪20万奖车主,我说点不同意见

 吐槽青年出品

看起来这是一条很正能量的新闻,好人有好报,好人出手有人撑腰,正能量车主收获了正能量奖励。

比亚迪为劝架车主奖励20万,宾利司机打人事件劝架车主获奖励20万。近日,一段“宾利司机行凶伤人”视频在网络流传。杭州警方通报,当事双方系表兄弟,因经营纠纷而出现殴打的情况。视频中,一位过路的比亚迪司机停车劝架,获得网友点赞。25日下午,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表示,已找到这位见义勇为的比亚迪车主,比亚迪决定:对其车辆终身免费维修保养,并奖励20万元。公司正在考虑设立“比亚迪车主正能量及见义勇为奖”,对正能量及见义勇为车主给予5-20万元的奖励。

好事啊,及时站出来挺自家的车主,鼓励社会的见义勇为精神,彰显“好人有好报”的道德价值。评论区一片叫好,认为“这个热点蹭得好”“这个广告打得好”“果然是懂营销的”“比亚迪这波操作满分”,我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太合适:见义勇为本是人的一种美德,怎么跟车的品牌如此紧密地绑到一起了?热点新闻中动辄“宝马车主”“比亚迪车主”“宾利司机”真得很好吗?人们在负面新闻中对“标签化”避之惟恐不及,痛恨标签污名,却又在正面新闻中如此争食“标签”流量,很容易被标签所反噬。见义勇为的车主应受到奖励,这种奖励应该堂堂正正名正言顺,避免无关标签的身份乱入。

理解比亚迪的善意,但如果站在美德和公益的角度,应该尽可能弱化品牌的存在感,去追求一种公共责任感。如果我是比亚迪的公关,如果非要介入这样的新闻,可能会作如此的表态:为这个车主点赞,虽然“比亚迪车主”这个身份让企业与有荣焉,但我们深知,车主的善良与正义感跟车的品牌无关,正像以往类似事件中见义勇为的车主开着不同品牌的车。我们愿意为鼓励这种精神作一点贡献,推动建立一个“见义勇为奖励基金”,奖励在此类场景下挺身而出的英雄和好人。

弱化车的品牌,弱化企业的存在,不仅体现一种公心公益,体现对荣誉和美德的敬畏,同样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去向那种动辄“某某车主”的新闻标签现象说不,表达对标签化惯习的不配合、不跟随。

当下舆论场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报道中的随意标签。那些突出某种非新闻要素的身份,常常滋长着一种污名化。新闻标题中充斥着这样的标签:宝马车主、特斯拉车主、奔驰车主、奇瑞车主、奥迪车主、宾利司机,等等。对轿车品牌的突出强调,常常让新闻歪楼,脱离新闻事实本身,而转向对某个品牌的关注。某某车主,看起来这种身份描述很客观,说的是事实,确实是宝马车主,确实也是宾利司机,真的就是开比亚迪的,但刻意的身份强调,很容易形成一种标签聚焦,甚至使车的品牌形成了某种固化的泛道德标签:某个品牌对应着何种阶层身份,对应着何种道德品质,对应着何种公共形象。网络上甚至形成了这样的偏见框架:开车的发生冲突,谁的错?永远是开好车的那个人错。

在这样一条正面新闻中,比亚迪对“比亚迪车主”这样的身份标签欣然接受并高调“接管”,但换一种场景呢?如果是负面新闻,比亚迪还会乐意面对这样的标签逻辑吗?类似的新闻,什么“比亚迪高速失控撞碎收费亭”“比亚迪又出事了,一个法官遇难了”“上海高架一辆比亚迪加塞失败后强撞特斯拉,53岁司机被刑拘”等等。如果比亚迪在正面新闻中接管了“比亚迪车主”,等于接受了这样的标签逻辑,那么在负面新闻中,是不是也要在道义上负连带责任?这是一个很容易形成标签反噬的道德陷阱。

现在有一种不太好的标签泛化、标签绑架、标签倒逼倾向,不管有没有关系,贴上某种标签,就形成了一种身份认同和连带压力。有时候企业甚至主动以饭圈化的方式强化那种标签。比如前段时间徐闻港收费站的“某车主插队不成反砸车”事件中,媒体报道也强化着了两车的品牌,被砸车主一开始受到了舆论支持,相关车企也迅速介入到热点事件中,承诺在车辆定损和维修期间将持续提供支持与服务,工作人员还为车主送上鲜花和果篮,并主动提供一辆本品牌的新车作为维修期间的代步车。——不过舆论很快反转,被砸车主受到指责,车企也因此前的积极介入受到连累,“泼天的富贵”沦为“泼身的大粪”。本来与企业无关的冲突,因为“配合车主标签的积极介入”而卷入其中。舆论标签很多时候被泛化和滥用,品牌和企业不应被这样的标签所裹挟,即使有时候看起来是“佳话”。

倒不是说比亚迪的热心会遭遇这样的“反转风险”,我想说的是,“比亚迪车主”本就是一种与此次见义勇为事实无关的标签,不必去强化这个本不该凸显的标签。奖励虽好,但并不是多多益善,奖励应该在其事实本身的属性中进行,不必在标签化的逻辑中强造这样的佳话。好人不分比亚迪车主或奥迪车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是一种公民美德,应该在公民身份、公民精神、公民美德的框架中去奖励,不要让“比亚迪车主”冲淡这种应有的公民佳话。鼓励见义勇为,比亚迪的境界可以更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