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高语阳 余晖
据《内蒙古日报》2月10日消息,2月1日至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率团访问巴西、乌拉圭。
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农牧业发达,是多种农产品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乌拉圭也是农牧业大国。孙绍骋这次赴地球的另一端,时间共有9天,从正月初四至正月十二,重要目标是深化农牧业领域合作。
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正在增强。
中国已成为多个拉美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主要进口大豆、铁矿石和石油等商品,并出口制成品和技术。
中国还在拉美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港口、铁路和发电厂等,旨在加强物流联系、促进货物流通。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旨在扩大全球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共同发展。其中,去年11月,中国和秘鲁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钱凯港口正式启用,正在秘鲁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和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现场下达“开港”指令。
习近平主席指出,“从钱凯到上海”,我们正在见证的,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秘鲁的生根开花,也是一条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的诞生。
钱凯港的启用让距离“更近”。以前, 秘鲁与亚洲或大洋洲之间的大部分货物优先通过中北美洲运输。钱凯港运营后,从南美洲出口至亚洲市场的货物运输时间将从35天缩短至25天,直航时间缩短,物流成本降低。
与此同时,钱凯港还将加强拉美各国之间以及拉美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作为秘鲁主要门户港口和通往南太平洋的重要枢纽,钱凯港可承接和转运来自智利、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西和巴拉圭等国家的货物。
新通道诞生以后,中国与拉美国家的互联互通将更加紧密。
这次孙绍骋赴拉美国家访问,旨在落实中巴、中乌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内蒙古自治区同两国有关方面和地区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更好实现开放发展。
孙绍骋出席中国(内蒙古)—巴西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并致辞
深化农牧业领域合作是孙绍骋此次出访的重要目标。
一方面,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农牧业大区。数据显示,在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和农畜产品价格震荡的宏观环境下,2024年,内蒙古全区粮食总产量首次跨上800亿斤台阶,达到820.1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增量居全国第3位;猪牛羊禽肉产量突破300万吨,牛羊肉、牛奶产量均保持全国第一。
另一方面,巴西、乌拉圭是世界农牧业大国、重要的农畜产品出口国。
巴西享有“21世纪的世界粮仓”美誉,是全球少数适宜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国家之一,2023年巴西农产品占出口总额半壁江山。而中国是全球最大农产品进口国,大豆、玉米、牛肉等是巴西对华出口的主要商品。
乌拉圭经济在拉美处于中等发展水平,但农牧业较发达,主要生产并出口肉类、大豆、纸浆、乳制品、羊毛、水产品、皮革和稻米等。工业以农牧产品加工业为主。
中国和巴西、乌拉圭农牧业加强合作,可以说是强强联合。
孙绍骋出席乌拉圭第二届农业博览会
孙绍骋在两国分别会见了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副部长克莱伯·苏雷斯、乌拉圭牧农渔业部部长费尔南多·马托斯。
期间,孙绍骋出席了多个重要活动,包括中国(内蒙古)—巴西可持续大豆战略签约仪式暨共建全球奶业可持续供应链行动倡议签署发布仪式、中国(内蒙古)—巴西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乌拉圭第二届农业博览会。
在中国(内蒙古)—巴西投资贸易合作推介会上,中巴双方共有200余家企业参加,签署合作项目、协议17个,涉及种植业、化工、新能源、食品及乳业等多个领域,签约金额近100亿元。
另外,孙绍骋在访问乌拉圭考察当地优质农畜产品生产、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运用等情况,见证伊利集团与科拿乳业、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与阿格林维斯特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孙绍骋指出,内蒙古希望同两国有关方面和地区加强农牧业领域的务实合作,特别是聚焦种业这个重点,通过政府搭台,引导更多企业和科研机构携手推进粮、羊、牛、草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