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1只亏1只,卖10只亏10只。”
近日,有人在社交媒体群聊中“吐槽”某头部券商销售的券结基金业绩不佳,销售困难时还鼓动员工来购买,引发市场关注。
券结模式基金作为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一类产品,受到中小基金公司和券商的推崇。这类产品的真实业绩情况如何呢?
总规模约6800亿元
券商结算模式主要是指基金管理人先通过券商系统进行报盘交易,一系列交易通过券商渠道报给交易所,券商作为结算人参与者,与结算机构中国结算进行资金和证券的清算交收。也就是说,原来基金的托管结算主要由银行负责,现在基金公司则可以选择券商来提供托管和结算服务。在券商结算模式推出之前,公募基金普遍采用的是托管行结算模式。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全市场已有988只券结基金(不同份额合并统计),总规模约6800亿元。其中,2023年以来成立的券结基金就有接近300只。
除了新发基金采用券结模式外,部分存量基金也启动了证券交易模式的转换。例如,3月13日南方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了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南方基金经与基金托管人中国农业银行协商一致,决定对南方改革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转换证券交易模式,自3月15日起将启动证券交易模式的转换工作。
从基金类型来看,早期采用券结模式的基金多为混合型或股票型基金,目前越来越多的债券型基金FOFQDII等也开始采用券结模式。
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在基金下调佣金的大趋势下,券结基金 正在迎来发展的“第二春”。
2023年1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一家基金管理人通过一家证券公司进行证券交易的年交易佣金总额,不得超过其当年所有基金证券交易佣金总额的15%。不过,“基金管理人管理的采用券商交易模式的基金”原则上不适用上述规定。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券商可能会在券结基金上进一步发力,加大与基金公司对此类产品的合作。
另一方面,券商交易系统费用相对低廉,能够降低公募基金的运营成本,而券商的深度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保证基金的发行规模,可谓双赢。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从销售层面来看,券商拥有营业部资源和销售渠道服务沟通模式等优势,公募基金可以有效利用券商的渠道销售资源,提升产品营销能力,丰富产品线布局。
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往往难以获得银行渠道的重点营销支持,选择券商结算模式深度绑定券商渠道,可有效帮助其开拓市场,因而参与热情较高。近几年来,中小型公募基金参与券商结算模式积极性愈加高涨,如东财基金蜂巢基金百嘉基金博道基金等。
整体业绩未有显著差异
由于券结基金深度绑定券商,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公募和券商的利益高度绑定,在“规模至上”的商业诉求下,基金公司或许又将走回“以佣金换销售”的老路,而本应努力转向“买方投顾”模式的券商也可能“开倒车”。
那么,券结基金的真实业绩情况如何呢?
记者根据Wind数据粗略统计,以2023年一年的完整业绩来看(即剔除2023年以来成立的基金), 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2023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82%和-13.88%,而券结模式的这两类基金2023年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8.16%和-13.20%, 与整体未有显著差异,甚至略好于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