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胜科纳米将上会,“芯片全科医院”是门什么生意?">

医院,大家都了解,是诊断治病的场所。“芯片医院”,顾名思义,是为芯片做“体检”的机构。

胜科纳米,是一家第三方检测分析实验室,为半导体全产业链的客户提供样品失效分析材料分析和可靠性分析,旨在协助客户在研发环节中解决产品开发工艺改良方面的疑难杂症——客户广泛和业务涵盖全面,自诩为“芯片全科医院”。

<h1 class=胜科纳米将上会,“芯片全科医院”是门什么生意?">

2024年11月15日,胜科纳米向上交更新招股书,将于本周五(11月22日)进入上市委审议环节。

<h1 class=胜科纳米将上会,“芯片全科医院”是门什么生意?">

这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值得实控人不惜举债增持?

01,别人家的配套

半导体很苛刻,产品容错率很低,新产品要想健康地实现既定功能,在研发环节就少不了对其做各种检测和实验——没问题就继续推进研发,有故障就得寻找病因分析病理对症下药。

说到底,检测分析是新产品从“图纸”到成品的必要环节;与制造端一样,检测分析相比设计而言亦是属于重资产的生意。

伴随着半导体产业链的迁移,掌握顶尖芯片设计能力的巨头不断将重资产环节剥离出去,并美其名为专业分工——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所谓的水平分工,实际上是每一次重大迭代中对半导体价值链的重新分配罢了(最赚钱的那块还是牢牢握在人家手中)。

给巨头当配套是有好处的,像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在前两次产业链迁移中就承接了美国的技术,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取得了经验优势——而这就是胜科纳米的商机。其创始人李晓旻在北大毕业后赴新加坡深造,获硕士学位后在任职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微电子研究所;2004年,李晓旻在新加坡设立实验室提供检测分析服务。

相比新加坡,国内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屡遭阻挠,技术迭代缓慢。

2012年,在国内加大半导体先进制程发展的背景下,李晓旻带着技术回国创业,2016年在苏州落地首家实验室后,赚起了“Know How”的钱。

目前,胜科纳米除在新加坡和苏州开展业务之外,还在南京福建深圳青岛建立了实验室,并在马来西亚设立市场服务团队,累计服务全球客户2000余家;从收入占比上看,随着国内业务持续开拓,来自境内的收入占85%以上。

不过,说到底是“别人家的配套”。

2021年至2023年,国内业务收入从1.26亿元快速增长至3.38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63.78%;

而同期,海外业务CAGR仅有15.82%,收入的绝对值和增速远不及国内;尤其是,新加坡公司上半年收入2324.05万元,但是却亏损432.53万元——可以理解其业务在发达地区的竞争力很一般。

<h1 class=胜科纳米将上会,“芯片全科医院”是门什么生意?">

02,门槛不高,投入却不少

出海深造的人才众多,像胜科纳米一般“Know How”变现的也大有人在。

根据行业数据,2023年国内半导体检测分析市场规模约80亿元,而自诩“芯片全科医院”技术先进的胜科纳米也就只有4.23%的份额,同行的台企闳康苏试宜特广电计量等也都只是数亿元级别的营收,行业格局极其分散,说到底是因为进入门槛不高——医院嘛,医生 + 设备。

行业壁垒薄且有利可图,就引发竞争。

2024年上半年,胜科纳米毛利率较2023年大幅下滑9.45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因为新实验室开办产生折旧压力,另一方面公司也明确表态:“受市场竞争因素影响,公司对部分大客户材料分析报价有所下降”。

要想提高竞争力,不仅要提高专业水平,还需要更先进的设备。

这些重资产环节之所以被巨头外包出去,实际上就是一些赚不到什么钱的辛苦活,但是对于吃这碗饭的配套,就必须承担大量的资本开支:

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胜科纳米在国内扩张业务中,向前五大供应商(全是设备商)支付的金额占其当期资本开支基本在50%以上。

<h1 class=胜科纳米将上会,“芯片全科医院”是门什么生意?">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亦是如此,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两项金额为9.37亿元,占总资产比重为71.42%。

<h1 class=胜科纳米将上会,“芯片全科医院”是门什么生意?">

更重要的是,高端设备基本也在外资厂商手中,胜科纳米近年来的采购额中6成以上支付给赛默飞集团。

目前技术还有溢价,竞争环境下大家有钱也还能买到设备,但是未来呢?

当国内半导体技术迭代到需要更高端的设备的时候,“卡脖子”问题又将出现,这就要依赖国产设备商加把劲了。

03,“医院”和“院长”皆债务缠身

近年来,胜科纳米持续扩张,继南京福建之后,在浙江深圳青岛北京相继落地“新院”,还加大江苏大本营的投入,重资产的生意使得公司债务压力巨大。

截至2024年上半年,胜科纳米账面现金约1.1亿元,而有息负债合计高达5.92亿元,其中1.8亿元一年内到期。

债务缠身的不仅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晓旻在2021年两轮融资中为保持绝对的控股权,累计斥资9500万元“跟投”,而资金全部来自于借款,目前仍有9375万元未还。

看好自己的公司增持股票是好事,可是举债增持却也惹来非议。

公司因扩张而债台高筑,但是还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派发7500万元和3800万元的现金股息(分别占当期经营净流入的50.67%和15.9%),合计1.13亿元的红利中半数进入实控人的口袋——有点因私损公,那1.13亿元留在公司一年可以减少几百万利息费用了。

为了彰显公司未来现金流“充沛”和分红合理,在上会版招股书中减少了5000万的补流需求。

04,结语

从业绩预报情况来看,胜科纳米2024年的营收增速大幅放缓至个位数,竞争加剧和折旧压力使得利润同比下滑。

<h1 class=胜科纳米将上会,“芯片全科医院”是门什么生意?">

但是,这轮大规模资本开支之后胜科纳米基本在国内完成了布局,浙江深圳青岛和北京四个实验室正式开张放量后能够迎来业绩释放。

事实上,师夷长技回国创业的胜科纳米,的确对国内半导体的迭代有贡献;可是长远的看,这门生意还有许多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