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点,认清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规律,营造有利于新质生产力成长的体制机制环境,更好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是指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高素质劳动者现代金融数据信息等要素紧密结合而催生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人类改造自然手段和方式的明显进步,是先进生产力替代传统生产力,质量效率更高可持续性更强的发展模式加速形成的过程,代表着生产力水平质的跃迁,具有丰富内涵和显著特征。
一是涉及领域新。新质生产力主要产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新领域,具有技术新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和服务新等特点。
二是技术含量高。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创新驱动,是新技术持续涌现并不断渗透融合深度应用,创造新产品催生新产业产生新价值的过程,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提高技术水平,推动新兴产业增强技术领先优势拓展新市场,助力未来产业开辟新赛道成为新动能,具有明显的知识技术密集的特征,能够提升整体产业技术密集度和产品技术含量。
三是要素配置优。新质生产力是对现有产业组织要素配置的变革性突破。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会推动技术资金人才劳动力数据土地管理等一系列重要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持续优化不断提升配置效率,特别是推动数据这个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生产力发展跃迁。
综合来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新技术持续涌现数据等要素进入生产函数并不断优化配置较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强大国内市场高素质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具备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土壤和良好基础条件,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汇聚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磅礴动力。
第一,推动新技术加速涌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作为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和开辟新赛道的主要路径,创新范式深刻调整,新技术的持续涌现和群体性突破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源头活水。要完善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实现更多原创性突破。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包容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社会环境和评价体系,营造鼓励发明创造和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加快建立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的创新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增强对全球创新资源要素的吸引力。
第二,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性生产要素。大数据产业作为以数据生成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具有速度快精度准价值高等优势,能够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生产力变革和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能,要推进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格式接口存储等软硬件通用标准,完善数据登记交易和服务等通用规范,提升数据供给质量,形成更加完整贯通的数据链;推进数据确权流动和共享,完善数据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完善数据定价体系和数据资产运营体系,确保数据可流动可使用;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机制,加强场景需求牵引,打通流通障碍,推动数据在智能制造商贸流通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化应用。
第三,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是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通道,也是新质生产力源源不断产生的重要实现机制。要打通制约循环的堵点,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厚植新质生产力成长的沃土。在这一过程中,既要畅通“科技—产业”循环,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始技术创新,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还要畅通“产业—金融”循环,扎实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时,要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协同配合的政策体系,加强科技产业金融部门的衔接沟通,促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
第四,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所释放出来的庞大消费需求为前沿技术产业化提供丰富早期应用场景,成为新质生产力不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一方面,要进一步释放强大国内市场潜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另一方面,要促进强大国内市场规则标准和制度统一,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第五,强化高素质人才培育。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是人。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新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也需要一大批具有前瞻眼光把握未来需求熟悉技术变革趋势洞悉商业机会并且能够将相关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推动产品和服务商业化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因此,我们不仅要强化科学技术数学工程等领域和新工科新医科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也要创造环境让通晓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企业家和投资人才脱颖而出,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盛朝迅 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政策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