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故宫航拍
<h1 class=理想的都城,秩序的杰作">
周王城平面图

◎朱祖希(著名史地学者)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北京中轴线”的评价是这样写的:“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那么,怎样理解“中国理想都城”,什么是“秩序的杰作”,北京老城究竟是怎样一座何其壮美的都城呢?

中国的“城”和“都城”

“城”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的出现,应该是在氏族制度瓦解之时。它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在长期的互相交流融合过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且延续了五千年之久的中华文明。

城市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有了剩余的产品,并出现了可供交换的市场。至于“都城”,是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维护其统治而设置的一种特殊的城市。它是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是行使国家权力的首脑机关的所在地。因之,历史上对它的称谓也极其纷繁,比如京都国都城京城帝京帝都京华京师帝邑等,还有日下春明宸垣天咫天阙天京天都首善首都等等。

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夏商周的“萌芽期”春秋战国的“雏形期”和宋元明清的“成熟期”。而都城所在地的设置,则大体经历了自东而西,自西而东,自北而南,又南而北的迁徙过程。这是因为都城位置的选择,总是根据当时政治经济或军事的形势,选择对统治者最有利的地点。如果以宋代作为时空的分界,那么在此之前,中国古代都城主要在东西轴线上移动;此后,则主要在南北轴线上移动。就中华大地的整个地理态势而言,它们都在黄河长江中下游这块水源充沛,既平坦又肥沃的土地上。

自秦至清(前221年-公元1911年),全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朝代有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九朝。而在唐以前的1128年中,国都在西安的有秦西汉隋唐四朝,共564年;五代以后的1000年中,国都在北京的有元明清三朝,共580年。而自西安向北京迁徙,则是我国2000多年来国都变迁的主要轨迹。

根据历史地理学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史念海先生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王朝和政权,不受外界控制,其都城已建成为政治中心的皆应视为古都。据此,自夏商周三代以下,我国共有古都217处,涉及王朝或政权277个,这里包括建立在中原内地的古都164处,建立在周边各地的古都53处。

北京自辽代建为陪都,金代升为首都,即中都城,历经元明清三代共1000余年,是中国历代都城规划建设的最后结晶。

中国理想都城的集大成者

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应该建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已经提出这样的要求:“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天下之地,方千里以为国,所以极治住也。”这是《吕氏春秋-慎势》中的一段话。而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则把这段话具象化了,其中的“营国制度”一节在追述了周王朝营建都邑时,把城邑建设体制分为三级,即王城诸侯城(诸侯封国的都城)和都(宗室,卿大夫的采邑)。并着重记述了王城的规划制度,包括形制规模布局结构(宫朝市祖社的布局,以及前朝后寝制度等),还有城门和道路的设置和数量等等。从中可知,匠人们营建国都,应该是九里见方,每边设三座城门;城中设南北干道三条,东西干道三条,经纬分明;在宫城的左面建祭祀皇家祖宗的“祖庙”,右面设祭祀社稷(土地神和谷神)的祭坛;前面设朝廷后面建供商品交易的集市,市场和朝廷各占地一百步见方。

元大都城是我国自唐长安城以来又一个规模巨大规制完整,而且也是最近似于“营国制度”所规定的理想都城。我们后来所见到的明清北京城,正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传承扩建而成的。今天人们还可以看到紫禁城皇城内城外城,呈“回”形层层拱卫的平面格局和“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城市布局特色,而且还可以从今天的东西长安街以北,到安定门-德胜门北二环之间的街道布局和胡同四合院的设置上,看到七百多年前元大都时棋盘街式街道格局的遗迹。这对当今来说,实在是弥足珍贵的。可以这样说,北京老城是中国理想都城的集大成者。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评语中所说的“秩序”,在咱们古代中国就是“礼”。它是决定人伦关系明辨是非的标准,是制定仁义道德的规范。《礼记》在开篇时就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礼制”则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念道德行为的准则,且是在不断的历史经验中长期积累的结果,它是中国古代文明长盛不衰的内在动力。

我国古代王朝政权,除依靠武力统一天下之外,全都离不开继承“以礼治国”。《周礼》是儒家政治思想和治理国家的蓝图,它将都城的建设,君臣父子长幼有序,官员的品级职能都有秩序地固定了下来,而建筑的等级制度,几乎贯穿于都城规划的每一个环节。在周代,建筑的等级制度,竟是国家的根本制度。而上述的这些也都体现在了北京老城的城市总体布局之中。我以为,这也正是“世界遗产委员会”之所以在对北京中轴线的评论中,称之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的缘由所在。

北京老城何以如此壮美

《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英国人李约瑟在总结了现代建筑师们对北京老城的评论之后说:中国的观念是十分深远和极为复合的。因为,在一个构图中有数以万计的建筑物,而宫殿本身只不过是整个城市连同它的城墙街道等更大的有机体的一个部分而已……这种建筑,这种伟大的总体布局,早已达到它的最高水平。它将深沉的对大自然的谦恭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组合起来,形成任何文化都未能超越的有机图案。

北京老城何以如此壮美,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雄伟壮丽井然有序的城市平面布局。从北京老城的平面结构来看,它是由外城包着内城,形成多重同心的方城。其外围又绕以既宽又深的护城河。这样,皇帝居住的宫城便成了全城的中心,处在城墙的层层拱卫之中。在城的四周又筑有天地日月坛,宫城便俨然是“宇宙的中心”了。而它所能达到的宽广和深远的程度,建筑构筑组织的严谨和复杂程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类建筑都难以与之媲美的。

第二是跌宕起伏,气势如虹的中轴线。“主坐朝南,左右对称”,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平面构图的准则。这是因为我国处在北半球的地理位置,冬半年受西伯利亚高压冷冽寒风的控制,夏半年又受太平洋高压温和富含水汽气流的影响。因此,城市或建筑物“背风向阳,背山面水”应是建筑物最好的取向。

考古发掘证明,远在三四千年前夏代的宫殿建筑就已是“坐北面南”的了。而宫殿建筑的正南面,供百官朝贺的御路,乃至建筑物以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左右对称布局所呈现出来的,实际上也是同一设计思想所产生的两种表现形式。这是因为,中轴线既是建筑物对称布局的依据,而对称的布局反过来又自然会产生强烈的中轴观念。

北京老城正是围绕着故宫这个中心展开的,而贯通整个布局便是一条南起永定门,经过正阳门(前门)天安门端门午门故宫,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峰万春亭,再经地安门万宁桥抵达钟鼓楼,全长7.8公里的中轴线。北京老城的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布局和构筑物的空间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线的存在而产生的。这是一条当今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距离最长的城市中轴线。

秩序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的艺术灵魂,这条中轴线,将整个城市串连成宛如节奏鲜明的乐章,有序曲高潮和尾声,最终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代的规划世所罕有

今天的北京老城是明清北京城的遗存,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数十余座都城中唯一一座保存下来的。其宫殿坛庙祠宇官署等,可谓集历朝成就之伟构,体现了古代规划布局和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梁思成曾在《北京——都城计划的无比杰作》中写道:“北京是在全盘处理上,完整地表现出伟大中华民族建筑的传统手法和在都市计划方面的智慧与气魄。这整个的体形环境增强了我们对于伟大的祖先的景仰,对于中华民族在适应自然,控制自然,改变自然的实践中有着多么光辉的成就。这样的一个城市是一个举世无匹的杰作。”

宛如棋盘的街巷四合院,形制规整,构成整座城市的骨架。四合院既是构成“坊”的“细胞”,也是北京老城最基本分布最为广泛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这类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沿着南北向的纵轴和东西向的横轴进行规划设计,即在纵轴线上安置主要建筑(坐北朝南的正房),在左右两侧安排两座形制较小的东西房(厢房),再在正房的对面建一座次要的建筑(倒座),形成四面回合相对封闭的院落结构,即“四合院”。也正是这些数以千万计低矮却布置有序的灰色四合院的簇拥,更显现出紫禁城的恢弘壮丽。

如前所述,“棋盘式”的城市道路网既是都城传统的制式,也是北京老城道路网的一大特色。在东西两城的锣鼓巷和西四迤北,这一现象体现得尤为突出。而外城由于是明嘉靖年间才加筑的,受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斜街或并不规正的街巷胡同。

景色绮丽,宛若天成的宫苑美轮美奂。每当我们登上景山之巅的万春亭,俯瞰紫禁城那格局严整金光闪烁的“宫殿之海”时,也都不免会被亭台楼阁水光潋滟的景色所吸引。尤其自城西北蜿蜒而来的什刹海前海后海西海(积水潭)和北海中海南海,这片湖群犹如一块块翡翠,镶嵌在北京城里,为老城带来了无穷的情趣。它不仅滋润着北京的环境,调节着老城的小气候,为北京人输送清新湿润的空气,还映衬着巍峨的宫殿,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风景画。

我国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张驭寰先生曾陪同一位专程来北京的外国建筑规划师考察。当他们参观完故宫漫步来到北海大桥,看到桥两侧碧波荡漾垂柳依依时,这位建筑规划师大为感慨。他情真意切地说,“中国古代的规划大师真是太伟大了!您看,在布局严整金碧辉煌的紫禁城侧旁,居然还保留有这么大水面的天然湖泊,这实在是城市规划中的大手笔,为世所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