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以科技创新为显著特征的世界级湾区,当下无不加快拥抱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浪潮,科学的黄金时代再次来临。
作为一年一度的大湾区最高级别科学盛会,大湾区科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三届,成为把脉最新科学风向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舞台。11月16—18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再次起航,立足湾区面向世界,吸引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尔兹奖获得者国际学术机构负责人国内外知名院士龙头企业代表等众多大咖参会。
本届论坛以“开放科学 勇立潮头”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和相关延伸议题,同步设置了14场不同主题分论坛,超百位顶级科学家聚首羊城,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240余项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并开展转化对接,彰显了大湾区探路国际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成效。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外发布五周年,新质生产力提出一周年。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从前沿创新到人文科技,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亮点纷呈,背后的科创动能澎湃。以大湾区科学论坛为契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提速。
瞄准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探索
“今天科学已经重新走到了大变革时代的前沿,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等本质科学问题的突破,呼之欲出,AI for Science进程加速。我们要探究未来科学发展的新趋势,聚焦解决重大科学问题,不断推动科学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创始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论坛上发出倡议。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推动开放科学,迈向新质湾区">
针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新趋势,聚焦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新方向,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与会嘉宾开展了“产学研用”的深入讨论,其中不乏激动人心或建设性发言。
本届论坛首设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分论坛。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世鹏表示,从全球看,低空经济一开始是欧美地区走在前列,但目前只有中国将低空飞行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国内低空产业规模和应用发展速度比国外要快。不过,低空飞行之路上还需大量基建完善,成为与会人士的共识。
绿能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同为今年首设。超200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走进广东阳江,贴合当前全球绿能产业发展趋势展开研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认为,阳江海上风能资源“天赋异禀”,在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员交流的增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对绿色能源的需求不断扩大,具有强大的电力消纳能力。”
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竞争焦点,人工智能分论坛备受关注。以“AI & Future”为主题,毛军发张旭等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文郑南宁等中国工程院院士,Khaled Ben Letaief倪明选等外籍院士和专家,顶尖科学家云集南沙主会场,共商人工智能的新技术新趋势。
“产业生态是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提到,人工智能是一种新质生产力,而产业生态就是一种生产关系,一个良好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取得更大的发展。大湾区应当充分发挥国际化区域联动产业优势三大特点,打造科教产研一体化的高端人才培养高地。
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科技与产业互促双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分论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分论坛等多个分论坛也对这些方面有相关提及。
对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提出,“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格局,进一步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境的科研协作与人才培养,为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高效强有力的支持。”
在开放与协同中促进合作共赢
大湾区科学论坛不仅是集科学研究交流成果展示共识增进及创新机制探索于一体的国际盛会,更是促进各国科学领域相互学习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首次于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包容开放意味更加凸显。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的首场分论坛——大科学计划与国际合作分论坛,吸引了多位两院院士及来自近20个国家的顶级专家参加,围绕“大科学时代下的国际合作与共赢”主题进行探讨,体现了广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的核心功能定位。
“广州积极调配各类资源推动国际总部落成,为大科学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发起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表示,生命科学时代需要一系列大科学计划的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在广州设立的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项目,将带动产业新变革。
大湾区科学论坛不仅是集科学研究交流成果展示共识增进及创新机制探索于一体的国际盛会,更是促进各国科学领域相互学习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论坛首次于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包容开放意味更加凸显。
“我来自西澳大学,跟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也有很强的联系,过去10年我一直在这方面开展研究,未来期待能够深化与大湾区一些实验室的合作。”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在论坛上谈起了自己与大湾区的渊源和期待。
南方科技大学的数学系,是整个南科大当中国际化最高的一个系别,三成老师都是国际老师,其中包括了1994年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埃菲·杰曼诺夫。
“两年前我成为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全职教职员工。我去了南方科技大学以后,看到中国社会和各级政府都非常支持数学的应用和探讨,这一点让我印象很深刻。”杰曼诺夫认为,科学是一项国际的业务,如果学生可以有更广泛的国际视野,掌握更多的语言,就更容易转变和转型,学术界及IT公司也应一起推进数学方面的研究。
为充分发挥论坛的溢出效应,论坛期间,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里·马歇尔等专家参访团走进南沙实地考察调研,通过“智汇产业科创行”把脉南沙特色和重点产业,为湾区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提出建议。
重大成果与合作精准对接落地
科学进步呼唤开放合作,在坚持开放合作的理念下,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也迎来了诸多成果亮相,不少重磅合作成功落地。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推动开放科学,迈向新质湾区">
今年是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开展院省全面战略合作15周年。此次论坛,院省双方共同组织了“中国科学院 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共有12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签约落地粤港澳大湾区,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在湾区的有效转化。
对接会现场,RISC-V开发平台PCB AVI外观缺陷检查机(5um)绿色非晶合金材料研发与智造能量密度1000Wh/L固态电池新能源器件循环利用研发南海岛礁波风光储一体化能源保障系统新一代人工血液技术与应用猪器官人源化改造……各类前沿成果相继路演发布,一批科技龙头企业现场发布需求。
上千位企业投融资机构代表与中国科学院52家机构深入交流,对接氛围热烈。据悉,广东企业提出了近800项需求,8成需求来自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全部需求拟投入资金额超过80亿元。另外,12项重大科技合作项目签约落地,加速推动中国科学院最新优质科技成果落地大湾区。
各分论坛也硕果累累。高端科学仪器与高端医疗器械分论坛上,生物岛实验室与华大基因万华化学海尔生物安图生物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头部企业及产业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此外,在海洋科学与海洋产业分论坛上,崂山实验室广州研究院揭牌,广州海洋实验室与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绿能产业科技创新分论坛上,阳江“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揭牌,并迎来了总投资578亿元的17个产业招商项目签约落地;在信息通信分论坛现场,中国联通宣布设立联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围绕算力网络先进制造等开展技术研发及应用创新……
三届大湾区科学论坛,成果显著,一项项合作落地达成是科技与产业的一次次双向奔赴。从南沙到各地市,从粤港澳到全球科技共振,大湾区科学论坛立足湾区,向外辐射,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打造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