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产品在个人养老金上持续吸金,尽管指数基金Y份额纳入个人养老金仅12个交易日,吸金已超过3亿元。
去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试点推向全国,产品也迎来扩容,其中,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尽管中间有基金公司与银行对接系统的时间,指数Y份额实际可买时间或不足10个交易日,其中,7只产品规模超千万,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获得最多买入,达到4543万元。
从公司角度来看,华夏基金拔得头筹,旗下指数Y份额合计流入6718万元,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紧随其后,分别获得6293万元和5693万元的买入。
个人养老金爱买什么?红利当先
随着基金四季报的披露,去年12月15日扩容的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Y份额规模浮出水面。不完全统计显示,有统计数据的68只产品合计获得3.164亿元买入。(注:当年四季度成立的中证A500指数相关产品未披露数据)
具体来看,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买入最多,为4543万元;华夏中证A500联接Y买入3689万元,创金合信红利低波Y买入2882万元。此外,天弘中证红利低波动100联接Y易方达科创板50ETF联接Y易方达中证红利ETF联接Y和华夏沪深300ETF联接Y等4只产品买入超千万。
从产品类型上来看,投资者最为青睐的产品是红利主题。以个人养老金买入前20的指数基金Y份额来看,其中有红利主题产品多达6只,6只产品合计规模达到1.2亿,在全部指数Y份额中占比近38%。
个人养老金扩容公募晒成绩单,资金涌入指数,12天买了3亿元,谁拔头筹?">
在业内看来,这一方面与红利产品较好表现相关。华泰柏瑞此前曾在推文中指出,红利低波策略之所以能够走出独立行情,是市场进入了更适配红利低波策略的新阶段。
2021年来,“低利率+低增速+市场风险偏好低迷”成为A股市场主旋律,无论是1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还是我国GDP同比增速均步入下行通道,具备“高股息低波动”的红利低波策略天然更容易获得稳健资金青睐。
另一方面,也符合个人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风格偏好。红利成份股具有相对盈利与业绩稳定性的红利低波策略长期趋势确定性较高,这与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资金或更为契合,因此或适合作为权益组合的底仓资产低吸长持。
不过,也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作为权益投资策略,不能脱离市场整体表现看待红利低波策略,避免追高与过度交易。
强者恒强,华夏易方达和华泰柏瑞居前三
公司维度来看,指数基金在Y份额上依然是强者恒强:一是获得个人养老金买入Y份额前十的公司合计规模达到2.93亿元,占比高达92%;二是入选指数产品越多,Y份额被买入越多,以华夏易方达等头部为代表;三是受益于红利策略指数Y份额被较多买入,公司排名也能靠前,例如华泰柏瑞和创金合信。
首先来看,获得个人养老金买入指数基金Y份额前三的公司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三巨头分别被买入6718万元6293万元和5693万元。
在此次扩容的85只指数基金中,易方达和华夏入选产品最多,分别达9只和8只,两家获得买入金额仅相差不足500万元。
个人养老金扩容公募晒成绩单,资金涌入指数,12天买了3亿元,谁拔头筹?">
有意思的是,个人养老金合计买入最多的前三家基金公司也是去年四季度非货ETF规模的前三名。可以说,指数基金马太效应再一次强化。
个人养老金扩容公募晒成绩单,资金涌入指数,12天买了3亿元,谁拔头筹?">
华泰柏瑞在Y份额上脱颖而出,在于以红利取胜,其入选产品有4只,其中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联接Y吸金超4500万元。此外,仅有一只红利低波策略产品入选的创金合信,因在招商银行渠道较多曝光获得投资者青睐,在基金公司合计规模中排名第四。
199只养老FOF基金Y份额最新规模达88亿
首批养老FOF基金Y份额表现情况如何?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199只养老FOF的Y份额在当季度获得14.88亿元的买入,最新合计规模达到88.27亿元,规模与份额环比增幅均超20%。一般而言,年底是个人养老金缴费的高峰,每人每年1.2万元的额度,在全国扩容的背景之下,20%的增幅并不算高。
其中原因也不言而喻,首批养老FOF基金Y份额成立以来,A股市场跌多涨少,权益市场不给力拖累了FOF基金的表现。加之FOF配置工具并不多,不能有效对冲市场跌幅,最先买入的投资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随着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扩容,指数产品一定程度上分流。
尽管2024年924行情以来,亦有不少FOF基金抓住了机会,实现了净值翻身,FOF基金今年仍然迎来了一波出清,财联社此前统计显示,2024年共有16只养老FOF清盘,其中就包括鹏华长乐稳健养老一年Y创金合信添福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Y2只产品均随着主基金清盘。
春节前,六部委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这份中长期资金入市“施工图”着力为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扫清障碍,在业内看来,随着监管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生态,未来个人养老金增配权益市场空间将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