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各自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一直是世界工厂,如今正转向更高质量的增长,向制造业价值链上游移动。与此同时,印度过去一向以“全球后勤中心”闻名,在服务业上有其特长,如今通过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训,试图为制造业增长建立环境。
多位外国企业高管均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发展成熟,市场体量巨大,如今的经济转型为企业带来新的契机;而印度近年作为世界上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在保持传统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发力制造业,其地位和潜力也不容忽视。
如何看待中国和印度的市场潜力?外企高管这么看">
上海(第一财经资料图)
新的业态和理念
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执行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Ahmed Bin Sulayem)日前到访了上海,他一边望着窗外的城市,一边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第一次来上海是在2003年,当时没想到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会频繁往来于上海和迪拜。
“虽然有点争议,但是对我来说,上海就是比纽约还要重要。” 艾哈迈德说道。
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是位于迪拜的自由贸易区,截至2023年共有852家中国企业落户于此,数量较上一年增加25%。
艾哈迈德向记者表示,虽然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速看起来没有之前那么快,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不到中国来探寻商机。他进一步解释道,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之中,正出现新的业态和新的理念,这对他来说就是商机。
对于经济转型,艾哈迈德表示迪拜也有自己的故事。在1988年两伊战争前,迪拜的经济活动与伊朗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战争后,迪拜经济遭到不小的冲击,这也开启了迪拜的经济转型,放眼世界。如迪拜的航空业,从当时伊朗的中转口岸,如今发展为全球重要的航空枢纽,连接世界上主要的国家。
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董事会主席布阿明(Hamad Buamin)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是阿联酋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是阿联酋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迪拜视自身为印度的中转站,近期与印度达成的多项协议也能加强这一定位,这也能为坐落于迪拜的中国企业提供进入印度市场的切口。
阿联酋不仅国民消费水平高,而且作为国际物流中心,是印度商品通往中东非洲与欧洲的门户,也是印度实现2030年万亿美元出口目标构建商业外交多元化版图的重要拼图。人口大国印度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与高经济增长率,这深深吸引了阿联酋。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印度和阿联酋关系迅速升温。2022年5月,两国签订的《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CEPA)正式生效,这是印度与他国签订的第二份,也是首次与中东国家签订的双边贸易协定。今年2月,两国还签署了经济走廊协议。
根据阿联酋的统计数据,阿联酋有约350万印度侨民,占全国人口的30%,劳工是该社群的主体,阿联酋也是印度第一大侨汇来源国。印度侨民为阿联酋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也成为了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
机遇和挑战不同
对于中印两个市场,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关键电源业务全球负责人夏尔马(Pankaj Sharma)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施耐德电气研发基地所在地;而在印度,施耐德电气也设有企业的多项重点研发设施。
就时下热门的数字化,夏尔马表示两国都正进行快速的数字化转型,但侧重点不同,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主要由地缘因素和可持续性发展因素推动,而印度的数字化转型则是由消费市场和创业生态系统推动的。在数字转型上,两国国家的机遇和挑战是不同的。
夏尔马进一步表示,基于上述理由,在2023年不少中国企业在数字化上的投入翻了一番,中国也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经济体之一。而印度已是世界第三大创业生态系统,拥有9万家创业公司,其中超过一百家是独角兽公司,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也展示出了印度的创新精神。
夏尔马最后表示企业现在实施全球多中心战略,同时加强“中国中心”和“印度中心”的建设,“我们与中国和印度携手,在满足当地客户需求的同时,不断向全球市场输出创新成果,用智慧赋能世界”。(实习生余昕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