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在需强供弱背景下,铀价加速上行创近17年新高。多位业内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全球核电发展正逐渐回归较高景气度,但作为核电燃料的铀在供给上却没跟上需求的步伐,未来供需缺口将逐步拉大。

有着核电“双龙头”之称的中国核电(601985.SH)与中国广核(003816.SZ),在5-10年的长协保障下,短时间内难以受到成本端铀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冲击。作为国内铀业上市公司“独苗”的中广核矿业(01164.HK)在行业高景气度中受益明显,不仅2022年业绩同比翻倍且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

铀价创17年新高 唯一标的受益明显

自2016年来,铀价不断攀升,从去年起开启了加速上行模式,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截至2023年12月30日,铀价(U3O8)上涨至91.6美元/磅,为近17年新高。

图片

纽约国际核能交易市场进出口铀价 美元/磅 (数据来源:Choice)

铀是一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其中绝大部分作为燃料用于核能发电,剩余则用于医用同位素以及军工等领域。

铀价上涨的同时,相关公司受益明显,目前中广核矿业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2023年年内涨幅高达112.3%;业绩方面,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港元1.78亿港元5.15亿港元。

中广核矿业作为国内和亚太地区唯一铀业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核能原料天然铀资源的开发与贸易。据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持有已签订但尚未交付的天然铀销售量为5495tU(折合约1429万磅U3O8),加权平均售价为52.08美元╱磅U3O8,财联社记者据此计算,公司在手订单额高达7.44亿美元。

中广核矿业业务遍布全球,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前五大销售区域为中国内地欧洲(英国除外)英国美国捷克共和国,占比分别为26.79%23.19% 20.72%12.12%11.28%。

财联社记者拨打中广核矿业(登记的)投资者电话,一家位于香港的财关代理公司工作人员接通后表示,“中广核矿业已经不是我们的客户。”

国内用铀大户为有着核电“双龙头”之称的中国核电与中国广核,因为行业的特殊性,目前铀价的暴涨,给公司带来的成本压力仍然较小。

“我们的燃料合同一般是按照5-10年左右为一个周期来签订,短期来看对成本端影响不大;但如果铀价保持长期上涨趋势不改,未来肯定会对行业的整体成本有所抬升。”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中国广核获悉。

中国核电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记者表示,“对我们近期的燃料成本影响很小,燃料是来自于中核集团旗下的中国铀业公司,现在签的是10年的长协,去年刚签订的。”

核电回暖 “铀”供需缺口扩大

随着核电行业的回暖,作为核电燃料的铀未来供需缺口将逐渐扩大。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执行主任袁帅向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增加,核能作为一种稳定高效能源,促使各国加大对其投入,增加了对铀的需求。同时,全球铀矿分布不均,且开采难度大,导致铀供应相对紧张。此外,国际间地缘政治冲突,投资需求资金抬升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推动铀价强势上行。

“铀价持续上涨,主要还是因为供需失衡。”华鑫证券有色金属研究员杜飞向财联社记者表示,2011年福岛核事故以后,天然铀价格持续下滑,由约75美元/磅的价格下降到2016年以后25美元/磅的价格低位,全球铀矿生产此后逐渐进入收缩期。

随着核电的回暖,业内人士普遍对未来铀业持较乐观态度。

杜飞表示,从需求端来看,核电行业正逐渐从此前日本福岛核事故的低迷中走出,由于近两年传统能源价格高企,主流国家开始重启核电计划,全球核电对铀的需求正在回归高景气。

在去年10月举办的首届国际天然铀产业发展论坛上,中核集团副总经理申彦锋表示,我国正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事业,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在建核电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将为天然铀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

包括华鑫证券中邮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有研报显示,在矿端增量有限,全球核电复苏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下,未来铀资源整体的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

据华鑫证券研报,除2024年复产2025年新增产能较多外,未来铀供需缺口将逐步扩大,预计2024-2026年供需缺口将分别为-2088吨1052吨-4399吨。

中广核矿业在去年中期业绩公告中提到,天然铀市场需求与供应之间长期存在的缺口,目前完全通过二次供应和存货解决;但近年来,随著冷战后核弹头拆解的陆续结束,将逐渐失去一项重要的二次供应来源。此外,核电业主纷纷开始积极建立库存,从释放二次供应转变为产生二次需求;因此,供需之间的缺口难以在短期内解决。